2)章72 苍生竟何罪-3_帝国的黎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由分说拉起赵行德就走。

  赵行德无奈之下,只得在街上叫住一个少年,给他一文钱他去跟家里报个信。陈千里的夫人张氏与李若雪亦是相熟,两家常来常往,李若雪倒也知道这二人一同出去,倒不会出入那些秦楼楚馆的地方。

  长安学士府坐落在城池西南,乃是唐时宫苑残址改建而成,曲江池畔,接天碧荷,芙蓉园里,花树成荫,宛然一片世外桃源。学士府副使阮长龄宅邸却冷冷清清,连个门生都没有。隔着篱笆,却看得见院中摆放了许多巨大的铁质或木质器械,赵行德趴在门口看,有的器械结构和用途一目了然,大概是验证力学定理所用,有的器械他也看得不太明白。他心中暗叹,这阮长龄所设计机关之巧妙,真称得上是一代宗师了。陈千里叫住旁人相问,才知道阮长龄带着学生去爬华山去了。“真是笑话,”陈千里笑道,“先人奇书中提及,万物的重量乃是大地吸引所生,重量大小与物体和地心的距离之平方成反比。先人所述,向来无差。阮夫子却偏偏要试来试去,非要验证此节,前次爬上骊山,称不出铁球在骊山上重量和平地上重量有何差异,现在又要爬上更高的华山去称铁球之重。若不是他精通机关之术,造出了许多需用的器物,护国府还真不愿意白白浪费银钱。不过,假如他若当真测得出重量有差,到是一个测取山脉河流高度的好法子,行军司绘制地图就更精准。”

  赵行德心中一动,微笑问道:“陈兄所说先人奇书,若否借赵某一观。”他按捺住胸中砰砰的心跳,长久以来的一个猜测,答案似乎触手可及。陈千里笑道:“有何不可,学士府藏书阁随便借阅,我家中也有一套,只是这奇书的义理艰深,在关东流传不广罢了。”他抬头看看天色,又道,“不可白跑一趟,我们就在学士府转转吧。”

  赵行德正有此意,点头称是。原先学士府中有不少东人社的士子,现在因为理学社在宋国正炙手可热,这些士子大多数都返回了宋朝,夏国也乐得在宋国朝廷上下有一批亲近关西的士人。但在曲江池畔,仍然不时可见三三两两的士子,有的在池畔席地观书,有的低头沉思徘徊,有的面红耳赤地大声辩驳,让赵行德想起汴梁的太学,一时不禁有些恍然。

  曲江池上清风阵阵,带着荷叶的清香,虽然七月的天气,在池畔行走,丝毫不觉燥热,只觉心旷神怡。陈千里负手走在池畔,优哉游哉,心情舒畅,微笑道:“赵老弟,我朝养士,比关东如何?”赵行德顺口答道:“不相上下,一般无两。”陈千里却看出他面色有异,微笑声道:“我是诚心求教,赵老弟莫欺我,莫打马虎眼啊。”

  赵行德不虞有它,看着远处三三两两的士

  请收藏:https://m.yund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