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章92 枕下五湖连-4_帝国的黎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知州为军需之事放弃了本分,则一州百姓再不得喘息之机。”

  范虚舟似有成见道:“赵行德两头不得罪,漂亮话人人会说,可做起事来却未必成。”曾楚才摇了摇头:“范兄此言差矣,赵先生说的是军需与知州各自守其志,相抵之处,可以朝廷公议律法裁决之。”他微微一笑:“以公议护公义,范兄此来,可不就是这个目的?”

  范虚舟听他说完,也没有说话,不自觉地挺了挺胸。他虽然在外地名声不显,但在端溪也是一方名士,平生憾事便是一直未能考中进士,不能做官。这县学公议之前,范虚舟难免郁郁不得志,看谁都不顺眼,便是名满天下的赵行德,在他眼中也不过是徒有虚名之人。不过,自从做了一县学祭酒,无论在县里还是鄂州,似乎他的言语也越来越有分量,人人见了都口称先生,这个身份,让范虚舟渐渐地颇感骄傲,也渐渐地不再像从前那样愤世嫉俗。

  这时,旁边有人道:“依我看,陈相与候参政之争,本来是相持不下之势,还数赵先生举足轻重,以他的声望鼎立支持陈相,朝中人士便俨然一体,候参政再怎么折腾,也只能屈居在京东一隅之地了。”他旁边的人纷纷笑了起来,侯焕寅在东南虽然也有大批的党羽,但在鄂州城中,这位参知政事的名望却还是不足的。

  有人道:“莫要忘了,连首倡公议推举之说的黄舟山先生,也是偏向持陈相的呢。”

  另一人却道:“舟山先生不过寓居在鄂州讲学而已,却不能说他偏向了谁。”他摇了摇头,叹道,“可惜赵先生,文让陈于前,武居岳之后,都是抑己从人的。果真是个忠厚之人。”旁边有人道:“说不定,他有不得已的苦衷呢?”

  这些人说着说着,渐渐把话题扯远了开去,也不再提及赵行德。

  赵环有些怅然地站起身来,周和等人知她的兴致已尽,便跟着站起身来。到了鄂州以后,李若虚再没理由陪在赵环身边,以他状元及第,翰林院编修的身份,在丞相府领了一个官职。只是在闲暇时,仍然常常来看望赵环。周和等人也不知出于何种原因,对此听之任之,只是多次叮嘱李若虚,万万不可将公主在鄂的消息泄露于人。李如虚当然也答应了。

  回到住所后,周和先送赵环入内院,然后才去调阅了细作密报。皇城司锦檐府源自五代末年,自有一套独特的存身之道,故而在汴梁沦陷,官家被掳之后,锦檐府在各地的旁支并没有完全陷于瘫痪。有的因为失去指挥而蛰伏了下来,有的和当地的实力人物合作。陈东虽然在鄂州倡议尊天子不奉乱命,但并没有着意收揽锦檐府的人。周和等人到鄂州后,和锦檐府细作接上关系,透露出府里的身份,微使手段后,这些细作便依附

  请收藏:https://m.yund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