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章99 辞官不受赏-8_帝国的黎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蜀中,不远万里迁移到河中,甘愿冒着被乱贼残杀的风险,开垦拓边,方有如今河中五百万汉民。历朝历代,移民实边,都是国策。但是,到最后往往是天怒人怨,得不偿失。移民实边之策,为何唯独在我朝能大行其道?为何?”他目光在屋内众人脸上扫过,自答道,“为何?从威远朝开始,我朝便以刀剑为藩篱,护我百姓,百姓们这才信得过朝廷,翻山越岭,远赴蛮荒。”他顿了一顿,“这就是我朝在河中,在北疆一直开疆拓土的最大原因,百姓信得过朝廷的刀剑,这才是我朝的根基,敌人残杀我边境百姓,便于我朝成誓不两立之局。我们若坐视无睹,甚至与狄夷虚以逶迤,就会尽失河中民心,自毁根基!”他提高的声音,“我以为,罗姆苏丹国,绝不可以姑息,当尽早发兵讨伐!”

  柳毅说完后,屋内一时沉默下来。谢元和吴庭的眼神有些惋惜,但也没有出言反驳。外面校尉们已在议事堂里等候着。杨任已回关中,议事堂里,康德明的声音极大:“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贼寇杀我河中百姓,若不立即讨伐,以血还血,百姓奉养军士何用?”好些校尉也大声附和道:“该打!”“当战便战!”

  陈宣点了点头,问谢元:“若河中出兵,囤积在关中的军需能用得上吗?”

  谢元皱着眉头,沉吟道:“若要讨伐罗姆苏丹,可由河中全面征召军士,组成大军讨伐。由龟兹、疏勒、于阗出骑兵相助,天山南北收购牲畜制成肉干供给河中市面,平抑因此而涨起来的粮价。关中囤积的军需,则跟着商队徐徐送一部分到天山南北道。”

  他下意识地取出一个随身小本,翻开一页,上面用蝇头小楷记满了数字,继续道,“芦眉国屡次攻打罗姆苏丹,常常因为粮尽而退。在当地能征发到足够的粮秣之前,辎重司须得维持从河中输送粮秣。河中囤积的军需大多是牛羊肉干、猪油、炒面、花生,每个军士一天军粮只需一斤,加上弹药,至少是二十多万斤。虽然草料比较容易从当地征发,但至少要保证数万匹战马的精料,每天就是三十万斤,要把这五十万斤粮秣从河中腹地运出去,我们尽量走河渠水运,一旦上陆,我们每六十里设一处驿站,驿站两两之间就得用五百辆双马大车,一天车夫的食量一斤,一匹马吃五斤粮食,加起来十一斤。每一段驿站每天维持输送马车要耗用五千多斤粮秣,这些都要加在前面驿站的运量上,这还不算保护输送线所需要的骑兵消耗的草料,”谢元顿了一顿,扫了一眼小本,接着道,“陆路的输送线推进得越远,维持输送需要的粮食就越多,超过两千里,维持输送的粮秣就可能超过供应大军本身的了。所以,大军深入罗姆苏丹

  请收藏:https://m.yund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