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章111 顾惭祢处士-3_帝国的黎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能弥补,所以,清流所奉行的礼法,远远比俗易人所遵行的律令更为严苛,举手投足动辄得咎,满目是斩首、流放、抄家之罪。你们连字都不认识,却要强行去守‘清流法’,就好像七八岁的幼童,拼命要举百斤石锁,是活生生要把自己压死的。”

  “没资格?”黄姜氏脸色迷茫中带着失望,一屁股软软坐在地上,扶着自己的孩子。

  “唉,起来吧。”高彦远点点头,叹道,“可怜天下父母心,你若有心上进,让黄齐天天来私塾听讲吧,将来如何,只看他自己的造化。这誓书,终究要自己写才稳当。”他顿了一顿,多加了句,“束脩就不必了。”

  “多谢先生。”黄姜氏忙让孩子再拜恩师。

  这一回,高彦远再没推却,立在当地,受了黄齐恭恭敬敬的三拜。目送孤儿寡母的背影渐行渐远于茫茫夜色之中,高彦远叹了口气,进屋关上了房门,点亮油灯,在他的案几上,赫然放着一本“宋礼法”的抄本。高彦远先洗了手,静心敛息,这才轻轻翻开书页,再度琢磨起其中三味来。

  按照礼部的规程,为方便起见,愿意以本朝《宋刑统》等俗易律令敕自律的,不需特别向朝廷申明。而愿意守《宋礼法》和《君子法》的,则需要别具誓书。此后朝廷处理讼狱,先按照衙门中备案的名册,涉及清流的,分别按《宋礼法》和《君子法》判案。其他俗易人,则按照原先的《宋刑统》灯律令敕判案。这做法看似复杂,实则不然。因为绝大部分百姓守的都是俗易法,而守清流法的士人则十分厌讼。而涉及士绅的案子,原本就件件不简单。就算没有《清流法》和《宋礼法》,也是一样。

  ............

  深夜,杭州郊外书斋中,一灯如豆,石庭坚向吴子龙禀报了舒州的情况。

  大礼议中,众学政公议罢免了查守庸的学政之位,礼部立刻飞书舒州刺史,调动驻军将查守庸等人逮捕下狱,一干人犯并案卷送往鄂州接受三司会审。查守庸失了学政名分,终究不敢调动团练与官军相抗,只能束手就擒。在此后廪生推举学政的公议中,石庭坚安排了曾受查守庸残害的七娘母女现身泣血,很多原先支持查守庸的廪生也纷纷倒戈,如愿推举了理社所支持的学政,当地名声尚好,已经择清流法自律的缙绅翁达于为学政。舒州查家因此也元气大伤,短时间内翻不出什么大浪了。

  “做得很好。”吴子龙点头微笑道,“旁人只重相位,却未料学校推举才是根本。”

  “相位......”石庭坚听出了话外之音,眼露惊异之色。

  “辽人大举入寇京东路,朝廷发救兵不力。侯焕寅吃不住劲儿了,致信于我,要和我联手弹劾陈少阳,事成之后,他会支持我登上相位

  请收藏:https://m.yund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