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章114 寥落天地秋-2_帝国的黎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面前,赵杞会痛骂一番陈东,又感慨道,若无陈少阳殚精竭虑,大宋必不能中兴,然后又道,此人是大宋的栋梁,却是朕之芒刺。大宋的局势乱成一锅粥似地,几乎所有人都怨声载道。然而,若公允来看,换个人来做丞相,未必有陈东做得更好。宋军在战场上打退辽军的入侵,还顺势收复大名府。各州县市面上,米价一直稳定,其它的货物买卖繁荣得很,甚至比宣和年间还要兴旺。

  朝廷废除了大部分苛捐杂税,再要增加赋税,需得到学政公议的准许。这大大刺激了各州县士绅兴办工商的热情,在短短一两年的时间,各地的工坊比从前激增了一倍有余。州县竞相在边界设立关卡,限制外地的货品运进本地,或者课以重税。朝廷转运司为此焦头烂额,若非陈东调动禁军,强行拆掉了州县私设的关卡,只怕要激起民变了。

  “若不是这样,”赵环惋惜道,“只怕吴尚书也没有现在这么多的盟友。废除关卡这事,得了好处的没一个心存感激的,失了好处的却怀恨在心。陈相公真该冷眼看他们自己私设关卡,等到天下民怨沸腾,到处都维持不住局面了,再出来收拾,看这些人还做不做白眼狼。”

  “前朝还好说,本朝若任由各州县私设关卡,和玩火没什么两样。若一开始听之任之的话,这后果朝廷还真收拾不了。””赵行德摇了摇头,解释道,“本朝士绅竞以工商牟利,时至今日,大至各路府、州县,小至一家一户,都早已不是自给自足。”

  赵行德见看着赵环不信的神色,掰着指头数道:“先说东南州郡,江宁、杭州府一带,盛产棉布、绢帛、绸缎,一向称为‘衣被天下’,每年单运出去的绢帛布匹,价值数以千万贯计。然而,原先所谓苏杭熟天下足,到了本朝却完全相反了。正因为桑稻争田,棉稻争田,江宁府、杭州府的粮食不够吃,每年都要从广南和荆湖买进大批的粮食。东南看似富庶,花团锦簇,只要粮道被卡住,立刻会出现囤积居奇,粮价飞涨,甚至饿殍遍地的局面。除此之外,东南作坊所需的物料,如蓝靛、木料、竹料、纸张、铁料、石炭、燃料、桐油,全部都要从外面运进去,任何一种被卡住,都会有大片工场无法开工,百业凋敝,民不聊生。”

  “近世以来,广南东路纺织、造船、冶铁等百业兴旺,又有南海屯恳的需求,但终究根底尚浅,工坊造不出好生丝,绸缎坊所需生丝,棉线,都要从东南运进,粮食、木炭从广南西路和南海运进,仅仅木炭一样,每年就以千万斤计。同样,若没有荆湖、东南来的买主,那广南路的铁器、精瓷、夏布、蔗糖和海盐市面必定萧条无比。福建路多山地,百姓不得不以种茶为生,士绅商贾

  请收藏:https://m.yund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