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五章 唐国政变_将夜之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掌门。

  虽然没有人会怀疑他的忠诚,但是她毕竟不是唐国人,如此大权怎可草率?

  但是朝堂上没有人在这个时候提出异议。

  王后一派事后追问,王后只说了一句话。

  “唐王曾说,李无殊可信!”

  大臣们自然在无异议。

  天启二十六年冬,唐王逝,享年四十岁,举国大哀。

  各国遣使吊唁,风云再起。

  大月国使臣被杀,随后重新派出使团。

  西陵和荒国也各有死伤。

  三方肆意截杀,一路上好不热闹。

  唯一能够安然无恙的只有大河联盟的使臣。

  因为大河联盟带队的人是朱寿长自己。

  之后三方在朝堂上互相指责,破口大骂,令大先生和朱寿长尴尬不已。

  完全是一场闹剧,和满满的试探。

  王后过于悲伤,吊唁由书院大先生主持。

  这也显示,书院对唐王的支持。

  三方见没得闹了,也就回转各国。

  但是他们布下的暗棋,却开始发力。

  书院后山的小路,李慢慢和朱寿长正在商谈。

  “这些人暗藏鬼胎,小心他们使坏。”

  “谢谢师弟,这次还要多谢你亲自前来吊唁,也帮唐国镇住了场面。”

  “有大师兄在,何谈场面。我和唐王的情谊颇深,亲自前来看看,也属应当应份,只可惜,这世上又少了一个至情至性的人。”

  “师弟这次出关,可是大有收获?”

  “也算略有小成吧。”

  “世人称你为第一强者,可算实至名归了。”

  “这可不能算,我还差得远呢。小师弟的情况如何?”

  “你不知道?”

  “我的念力可不敢去那里试探?但是我知道大师兄一定有这本事!”

  “她们和好了。”

  “这倒是个好事。后面呢?”

  “昊天不理世事,小师弟什么也做不了。影响西陵的只怕是观主了。”

  “昊天不出来惹事就已经很好了。”

  “大河联盟如日中天,师弟可还有计划?”

  “还是消停消停吧,没事最好!”

  “是啊,无事最好!”

  朱寿长还去见了见李无殊,对于她的决定,朱寿长也很支持。

  守护一方安宁,志向远大。

  朱寿长也给她一些门派的支持,人员和定期的钱粮,让她有更多的时间去修炼,寻找自己的道,领悟这世间的真谛。

  回到隆山派,朱寿长依然闭关,除了时常和晨嘉打情骂俏,他还要增强他的心灵感知力量,在昊天世界的外空寻找希望。

  各国使团回返,唐国一片安宁,只是在安宁之下已经是暗涛汹涌。

  唐王刚刚下葬,太子李琥珀尚未登基,便身中剧毒,所有神医束手无策。

  既不知是何种毒性,也不知是如何中毒。

  但国不能一日无君,何况已经耽搁了这么许久。

  于是三皇子作为李仲易的第二个活着的儿子,进入大家的视野。

  以李渔为首的大臣支持三皇子继位,并在朝堂上得到了大家公开的支持。

  李渔领着众大臣进宫请示太后,却不料,祸起萧墙。

  当晚皇宫中发生剧变,天地震动,死伤无数。

  王后和太子身故,只有公主李渔安然无恙,只是精神略有不佳。

  布告中写到,当晚突遇地震,猝不及防,众人遇难,只有公主幸免。

  但是相信布告的没几个,传闻满天飞。

  有说李渔逼宫,杀死了王后和太子,以及众位随行大臣,要扶三皇子登基。

  有说王后对李渔怀恨在心,召集大量魔宗高手伏击李渔,反被朱雀大阵杀死。

  还有一个传闻,王后召集魔宗高手为太子祛毒,却被李渔逼宫,还暗地里派军占领了王宫,双方交战中,众臣被戮,太子无救而亡,王后伤心欲绝,自戕于李渔的面前,李渔大获全胜。

  三日后,李渔和众大臣扶三皇子登基,李渔辅政。

  请收藏:https://m.yund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