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2户部办差_隆万盛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魏广德的感觉里,自己彷佛又回到了两年前求学生意,只不过是从进出书院变成了进出翰林院。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下去,转眼魏广德进入翰林院已经大半个月了。

  这天魏广德一大早到了翰林院,在签名簿上写好自己的名字和时辰,放下笔正要往里走,忽然听到身后有人叫自己的名字。

  魏广德转身就看见是尹台刚从轿中出来,看到他所以出声。

  魏广德不能走,立即躬身在一旁侍立等候。

  尹台走上来,先是对魏广德说了声“稍待片刻。”

  随即先拿起魏广德刚刚放下的笔在签名簿上写好自己的名字和时辰,这才对魏广德说道:“一起进去吧,我还有点事儿要和你说下。”

  “是,尹大人。”

  魏广德恭敬答道,随后就跟在尹台身后走进翰林院。

  “你来此已经有差不多一个月了,昨天你交给吴清的文章我也看过,只能说差强人意。”

  按照翰林院对庶吉士的要求,每月要交纳文章一篇,至于所写题材,只要安排的学士没有要求,那就可以自由发挥。

  显然,尹台是对魏广德交上来的第一篇作业是不满意的,不过说的委婉一点,没有直接点透。

  “是是是,我会更加用心学习。”

  魏广德只能唯唯诺诺的答道。

  “一会儿你去叫上李书吏,去兵部和户部把这个月的皂吏银和直堂银领回来.......”

  尹台带着往自己的公房走,边走边安排,很快就把以后翰林院去各部讨要柴薪皂隶银和直堂银的差事丢给了魏广德去做。

  《剑来》

  好吧,魏广德对此也不抵触,总要找点事儿来做不是吗?

  以后可以打着讨要银子的由头在北京城里逛逛了,不必拘束在翰林院里。

  不过说起这柴薪皂隶银和直堂银,魏广德心里还是有小意见的。

  只要被授官,就会按制拨给柴薪皂隶银和直堂银,这也是明朝官员为自己在微薄薪水外增加的福利了。

  就说七品的陶大临和金达两个人,已经被授官了,按制他们就可以每年领到两个皂吏的银子,至于你要不要皂吏那是你的事儿,你不要那钱就可以揣自己兜里。

  就说皂吏银,每个皂吏一年固定十二两银子,就看你官职配置多少皂吏,你就能得多少银子。

  比如一个七品知县,可以有四个皂吏,这样在俸禄之外还可以拿到这四十八两银子。

  虽然配置皂吏的数量和品级有关,但是也和职位有关。

  比如陶大临和金达,他们虽然也是七品,可是就只能配两个皂吏,也就是多得二十四两银子。

  至于魏广德,那就对不起了,庶吉士不是官职,自然没有皂吏这个名额,他只能帮着别人去讨要这笔银子,自己却是分文都沾不到。

  这个皂吏银和魏广德公房里芦布领的也不是一回事儿,芦布是每月拿着

  请收藏:https://m.yund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