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1对兵变麻木的皇帝_隆万盛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激变始于马坤之议减折银,成于黄懋官之查革妻粮,而尚书蔡克廉病不任事,员外郎方攸跻主事安谦给放失期......”

  “这是谁的奏疏?”

  正当小内侍在殿内诵读着来自南京的弹劾奏疏时,冷不丁被嘉靖皇帝打断。

  “回禀皇爷,这是南京科道官刘行素上的奏疏。”

  那小内侍急忙回道。

  “后面还有其他的吗?说说。”

  嘉靖皇帝皱眉说道。

  “是,还有赵时齐,还有.....”

  “够了,一份份读给我听听。”

  嘉靖皇帝不耐烦的打断道。

  最近几天弹劾奏疏太多,他都没耐心听下去,只让内侍读读内阁票拟就算过了。

  所以实际上都察院那些御史们费尽心思写出来的弹劾奏疏,他们希望能以此成为自己进身之阶的奏疏,其实根本就没有被嘉靖皇帝看到,听到。

  也是,唤作旁人,每天听几十上百份内容相似的文章,怕也被烦透了。

  南京科道弹劾马坤的奏疏有十几份,嘉靖皇帝听了几份后就渐感不耐,因为奏疏的内容都是偏偏一律,弹劾理由也大多雷同。

  其实这些奏疏也并非是南京科道言官们自己要上的,主要还是受到来自徐鹏举、李遂等人的压力。

  虽然朝廷给南京的第一封公文并没有要追究南京权贵失职的意思,但是出了这么大的事儿,总要找个替罪羊出来扛下所有不是。

  在何绶、徐鹏举、李遂等人密议后,逐渐的都把目光瞄准了身在京城的马坤。

  马坤现在是户部尚书,承担责任足够分量,而且本来事件起因也是因他削减军饷引发的,否则绝不至于如此。

  而且,因为振武营闹事的影响,南京城里和周边几个募兵营近期也都有不稳的迹象,李庭竹已经被派出去慰问各营将士,希望暂时把军心稳定下来。

  他们,也是和振武营一样,属于被削减军饷的募兵。

  看到振武营闹事儿以后,不仅没有被追究,反而得到了一两银子的赏银,都是眼红的不得了。

  在没有魏广德干预,给振武营官兵找到黄懋官合理死亡理由的前提下,兵变发生后迅速在南京城蔓延,特别是在徐鹏举、何绶等权贵高官在乱军围攻下狼狈逃出南京城后,许多军营士兵也加入到兵变行列中,对南京城里的商铺和富户进行了抢掠。

  《无敌从献祭祖师爷开始》

  只是,那时候不止魏广德,就连身处旋涡之中的徐鹏举、何绶等人都没有察觉到还有这样的不稳当因素存在,还以为南京京营被他们完全控制着。

  直到近日李庭竹聊起江边几个军营也被削减军饷,士卒怨声载道,最近两天他已经得报,因为振武营的事儿最近军营里士卒有些骚动,这才引起他们的重视。

  振武营的士卒闹事儿,杀死了朝廷三品大员,结果却是屁事儿没有,还分到

  请收藏:https://m.yund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