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4山雨欲来_隆万盛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怎么会如此.”

  此时,钦天监内,一名身穿青袍的官员冲出官署,提着官袍前摆快速跑向院子里的一处高台,胸前的绣着白鹇的补子不断律动。

  他一边跑,一边不是抬头看向天空,而在他身后,陆陆续续有官员跑出。

  上了高台,他就急不可耐的开口问道:“怎么回事,今日有日食,为何没有推算出来。”

  此时高台上,三个青袍官员正站在浑象仪前不知所措,听到来人的诘问却是张口结舌,不知道该怎么说。

  “杨灵官,你来说。”

  “监正大人,今日天空异相,我也不知该如何解释。”

  “怎么会推算不出来?”

  “监正大人,自古天象难测,从古到今许多都无法预测”

  在监正和灵台郎对话的功夫,身后的人也陆陆续续到来。

  “保章正,天象可记录了?”

  看两个五官灵台郎都解释不清楚原因,钦天监监正把目光转向旁边站立的一人问道,他是钦天监五官保章正,专事记录天象,而先前所问的五官灵台郎则是专门观测天象的官员。

  那保章郎捧着手里的记录念道:“嘉靖四十年二月辛卯,朔日食,是日微阴。”

  “咚咚.咚.”

  正说话间,远处西苑方向隐隐传来阵阵鼓声。

  “陛下在击鼓救日。”

  身后人群中有人用颤颤巍巍的口气说道。

  随着西苑鼓声的响起,整个京城各处城楼和鼓楼里,守卫的官兵马上按照规矩跟随敲响了大鼓,一时间整个京城鼓声隆隆。

  “完了完了完了.”

  已经有人被吓傻了,只知道嘴里不停念叨着“完了”俩字。

  古人比较迷信,而且天人感应学说随着儒家的不断发展壮大,深入人心,所以在他们看来日食的发生代表的是老天爷示警天子。

  明太祖朱元璋曾说:“吾自起兵以来,凡有所为,意向始萌,天必垂象示之,其兆先见,故常加儆省,不敢逸豫。”

  将政治活动与天象联系起来是历代帝王强调统治合法性的重要手段,帝王对“天垂象,现吉凶“的深信体现在天文历法机构的设立和对天文历法工作的重视。

  为此,朱元璋还专门颁布了救日月礼,规定了发生日食的时候官员们应该怎么去救助日月。

  在救日月礼上,朱元璋以高规格礼乐来进行救护,并且佐以文武百官恭敬的救护礼节,这些都说明了朱元璋对于“日食”和“月食”现象发生的看重。

  对于日月食的救护逐渐制度化和复杂化,从最开始的面对日月蚀,到天子敲鼓来吓退天狗再到皇帝需要穿常服,不能再正殿居住等,都可以看出封建王朝对于日月食的看重。

  日月食的测算主要依靠钦天监这样的机构,而由于历法的偏差,经常会导致钦天监在测算日月食的具体时间时出现偏差,所以很多钦天监的官员会因为测量时间

  请收藏:https://m.yund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