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2徐阶致仕_隆万盛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其实,这也是因为他对自己一贯的看法,不是英明的神主,那就需要名臣辅佐。

  他最放心的高拱不在,现在徐阶要走,他对朝政难免心生担忧之情。

  魏广德轻笑着摇摇头,“大可不必担心,内阁走了徐阁老,还有李阁老和陈阁老,张叔大能力也是可以的,对朝局影响不会很大。”

  魏广德对此信心十足,虽然历史上李春芳和陈以勤不知什么原因,都名声不显,可张居正的名字却是实打实的。

  只不过魏广德知道,要是他这个时候吹张居正有经天纬地之才,陈矩录音回去一说,隆庆皇帝肯定就不敢放徐阶走了,因为没法让人相信。

  下面人吹嘘的越厉害,精明的上位者其实就越不敢相信。

  “嗯,我想着也是。”

  陈矩这时候却是说道。

  不管怎么说,陈矩也是内书堂出来的,又在皇帝身边服侍许久,其实对处理朝政这一块也见的多了。

  大明朝的朝政,说白了就那些,有先例的抄处理办法,没有先例的召集九卿商量着来。

  正如后世所说,此时的大明朝就仿佛一个步入晚年的垂垂老者。

  没人去考虑继往开来,鼎新革故,因为这么做是有风险的。

  即便抄以前的先例,就算最后执行后发现效果不好,也没有什么责任,最多改了就好。

  大明朝有足够的底蕴试错,不管怎么说,立朝也二百载了,天下已然归心。

  至于穿越者为什么不敢大刀阔斧提出改革,呵呵.那是要命的活计。

  历史上那些搞改革的,有几个有好下场?

  别说穿成普通人,就算穿成皇帝,敢大手笔改革,动了权贵利益,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想想景泰末年,英宗复辟就知道,失去权贵支持,难保不能发生第二次“夺门之变”。

  魏广德也希望大明有变化,可也只能是潜移默化,能改就改,影响大到对自己有威胁,那就让张居正去冲前面吧。

  依稀记得张居正其实是改革成功了的,只是最后没能保持下来,改革成果化为乌有。

  陈矩离开后,魏广德一个人在雅间里坐了许久,这才缓缓起身,离开了这处茶楼返回礼部衙门。

  晚些时候,芦布传来最新消息,隆庆皇帝同意了徐阶乞休,特命驰驿遣行人护送以归,有司岁给人夫八名,月给廪米六石。

  除此外,还御笔亲书敕谕,卿自弱冠及第,珥笔词林,博学宏才,蔚有令望。既服官中外劳绩甚多,乃受先帝眷知擢居纶阁,平章大政

  “听说陛下旨意发下后,李阁老等几位阁老都进宫求见,应该是要劝陛下收回成命。”

  芦布说这话的时候,眼睛就偷偷盯着魏广德脸上的表情,不过很快他就松了口气。

  魏广德脸上表情如旧,看不出喜怒,这样他回去也好说了。

  散衙后,魏广德先回府,晚些时候才出门去了陈以勤

  请收藏:https://m.yund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