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8刑部大牢_隆万盛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79章778刑部大牢

  “那我们一起去还是分开,单独向陛下求情?”

  殷士谵开口说道。

  “我看还是分开去,这样即便第一次被陛下拒绝,我们还有机会继续求情。”

  魏广德开口说道:“而且,昨日李公公挨了八十杖,就被关进大牢里,我还想着和你们商量后,找郎中去大牢里看看,上点药。”

  陈以勤点点头,说道:“善贷说的有道理,我们得抓紧时间,一会儿我就去求见陛下,给李公公求情,你们就去大牢里看人。

  有两位阁老出面,就算求情不成,有你们的面子,李公公在牢里也不会受太大的罪。”

  牢狱那个地方,最讲究的就是犯人有没有背景。

  有背景有关系的,狱卒就不敢为难,还会好生伺候着,一是怕关押的时候把人得罪了,最后脱罪报复,二则是有人在外面,照顾好了还能有点红包福利。

  毕竟人在里面关着,可人家伺候的好,你不得表示表示。

  而对于那种死定的人,狱卒的态度可就不同了,别说你在外面是多大的官,进去了,就不会再把你当人看。

  得罪皇帝,不死也要脱层皮。

  所以魏广德提起这茬,陈以勤就觉得此事不能再拖,时间长了担心李芳受不了,死在牢里。

  要知道,内廷的廷杖很有讲究,虽然陈矩在字条上说了,李芳还有口气,没有被当场打死,可背不住腾祥那帮人背后再使坏。

  李芳也是,得罪的人太多了,基本上皇帝身边说得上话的人都得罪了。

  平白无故挡人家财路干嘛?

  官员们,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是正义凛然,可一样会暗中动手动脚,扒拉一些银子,这已经是潜规则。

  想以一己之力阻止这种行为,无疑于螳臂当车。

  魏广德自问,觉得干不出来。

  甚至有时候,他还得和光同尘,大家都放放心心的贪,不然容易被孤立。

  就好比当初抄录《永乐大典》,他就扣下一笔银子。

  他缺这个吗?

  不缺,可不得不拿。

  就算是张居正,也是拿了这银子的,而且张居正入仕时间比他还早,当初国子监的时候,和高拱也没少拿潜规则的银子。

  比如那些想送人入国子监的,就算资格都齐了,国子监收予不收,还不是下面负责考核的教谕一句话。

  教谕怎么点头,就得看向国子监的孝敬。

  而这个银子,他一个人也吞不下,名单要报给张居正、高拱,少了银子也办不成事儿。

  其中的任何环节要是有差,那就是坏了规矩,就会被周遭同僚排斥。

  就当下的风气已然成型,哪里是那么容易改变的。

  这样的官场环境,实际上到了后世依旧存在。

  很多人以为明朝官员通过漂没贪污,都是自己把钱吞进自己口袋,实际上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

  漂没的银子,实际上是在衙门的小金库

  请收藏:https://m.yund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