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9大事不好_隆万盛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20章819大事不好

  “越大的火炮,越要装上跑车,这样移动才方便。”

  魏广德把该说的都说完,这才看向周围的匠人。

  “大人。”

  这时候,匠人中看似领头那位对他抱拳道。

  “叫魏阁老,这位是朝廷内阁大学士魏广德魏阁老。”

  掌管军器局的工部主事这个时候对那匠人吼道。

  匠人被吓了一跳,急忙又抱拳行礼道:“魏阁老大人。”

  “呵呵.”

  魏广德摸了摸自己毛茸茸的下巴,“就叫大人吧,你有什么意见就说出来就好。”

  “大人,据小老儿所知,给大炮配炮车并不适用,因为边军的火炮大多防御于城头,而不是用于野战。

  而野战为了运送快速,所以多选择小炮和佛朗机炮,这种火炮两三个人就可以抬动,所以并不需要炮车。”

  说到这里,那匠人就指着面前这门火炮说道:“大人,就小老儿所知,这样的大炮就算铸造出来,也只会被摆放在城头,架好炮位。

  若是装上炮车,在城墙上也没法打地钉,炮车反而会成为累赘。”

  在明清时期建造的火炮,几乎很少见到有大小轮的炮车,所以曾经网上有流传,中国人似乎造不出炮车。

  虽然这样看法非常可笑,但必须承认,那个时候不管是明朝还是清廷,确实都没有去想过给大型火炮装炮车,以便于机动的问题。

  而原因,其实正如那个匠人所说,中国的火炮,是真没有必要安装在炮车上。

  很多人有疑问,为什么中国人发明了火药,也把火药应用到战场上,但为什么最后是西方开发出火药的用法,而东方一直都非常保守的发展。

  其实,说到底还是东西方战场不同所导致的。

  十五世纪前,东西方都有一个相同的选择,那就是注重城墙和城堡的建设,用来抵御外敌。

  但是中国古代修建的城墙在设计和构造上与欧洲的城墙存在差异。

  中国人注重城墙的坚固和耐久性,采用了多层建筑、夯土和石砌等方法,使得城墙能够抵御长时间的攻击。

  相比之下,欧洲的城墙在中世纪以前通常是以石头或砖块构筑,比较容易被火炮摧毁。

  中国的城墙设计更注重整体的防御系统,包括城门、护城河和角楼等构筑物,以综合作战方式来应对敌人的进攻。

  因此,中国并没有特别强调使用大型火炮来攻击坚固城墙。

  自中国成为中央集权国家后,火药武器主要用以对抗边境地区的蛮族入侵,不管是守城还是野战,从这两个使用场景来看,火炮小巧、机动就更具备优势。

  而魏广德要求制造的大炮,在西方这个时间段,其实也主要是被运用到城堡和舰船上,也并非用于野战。

  所以严格说起来,魏广德的要求是有些超乎这个时代条件的,并不适用。

  而在几十年后的

  请收藏:https://m.yund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