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90条件_隆万盛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峙的局面,希望能缓解边境压力,节省军费开支,缓解财政困境,隆庆皇帝不是傻子,当然也明白这个道理。

  或许在登基之始,他并不明白大明这个家不好当,可是毕竟这么多年皇帝做下来,其实对钱财的重要性也是深有体会。

  但是他也要考虑到大明立国后对蒙元的一贯态度,如果轻易就改弦更张可能造成的巨大影响。

  这就是魏广德现在对隆庆皇帝心理的分析,既想和解又担心国内反对之声太盛,进而影响到自己的皇权稳固。

  而在刚才,内阁几人分析此事时,魏广德“不经意”间就透露了这点想法。

  所有表达对态度的奏疏,都是被隆庆皇帝留中,所以很有可能,最后让皇帝下定决心的就是看那边支持的人多。

  现在听到李春芳重提先前魏广德的猜想,高拱只是思考片刻就答道:“此话有理,最关键此时若真看朝臣的意见,我等阁臣这五票算是投不出去了。

  因此,我们更要拉拢每一个朝中三品以上官员和勋贵,以获取他们的支持。”

  之所以这么说,其实高拱已经是按照皇帝召开廷议的模式来对待此事。

  在明朝,处理政务主要有三种形式,分别是圣裁、阁议与朝议。

  圣裁即“宸衷独断”,是皇帝个人进行决策,这种方式在传统和法理上都是最重要的决策方式。

  明代的内阁在初期也是皇帝的非正式的顾问机构,与以前的尚书、中书、枢密等性质相似。

  之后,内阁逐渐成为正式的机构,但其主要任务仍然是为皇帝提供咨询,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明代初年皇帝经常参加内阁的集议,但自成化以后就基本上不参加了,只有孝宗还偶尔召见阁臣。

  在明代,章奏的转呈与皇帝的批答乃至于最后发抄生效,都必须经过内阁,内阁进行票拟时,阁臣要集议,即阁议,形成共识。

  自英宗之后,皇帝怠政普遍,内阁的票拟成为皇帝决策的最重要依据。

  虽然内阁票拟须经皇帝批红方能成为决策,但没有内阁票拟的中旨传出被视为不符合程序,六科可以封驳,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说,皇帝只是执行了阁议的决定。

  中国向有“大事必集议”的传统,即君主和大臣集体议论国事,以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秦汉时期已发展出了一套皇帝和臣讨论决策的机制,这种机制到了唐代更加成熟,到了明代已经发展成为廷议,也就是集议。

  根据决策的内容、参与人员和集议地点的不同,有朝议、阁议、廷议、部议等形式,但其实都算廷议的一种。

  其中部议主要是六部将皇帝交付的有关本部的奏章,进行部内的讨论和议决,提出具体处理意见。

  阁议主要讨论超越六部和九卿职权所辖的政务,提出对策,大致而言,阁议讨论的是国家日常政务中出现的问题。

  更为重大的决策则须提交廷臣集议,即朝议、廷议。

  所有这些集议的结果都需上奏,由皇帝做出最后裁决。

  做为商议重大机要决策的廷臣,则是指朝会上有资格进殿的那一小拨人,也就是朝廷三品以上文武官员。

  虽然不管是廷议还是阁议,最后的结果都需要皇帝“圣裁”,但因为明朝中后期独特的政治体制,皇帝对于阁议和廷议的结果,一般都不会反对,而是会选择认可,因为这代表朝廷的决议。

  请收藏:https://m.yund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