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分家才能真正解决宗室问题_隆万盛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魏广德看来,定额只是确定一个数字,减轻朝廷压力,真正解决问题的还是让宗室可以从事四民之业,让他们自食其力,而不是一味的向朝廷索取。

  魏广德想了想还是打算老实说,于是开口道:“宗禄永额之制可以行于一时,传至数世,分析愈广,禄粮愈薄,恐难以为继,故才有提议允许宗室成员从事四民之业。

  若是宗室成员不分出,此策也难以长久,所以需辅以分宗之策,最大限度控制宗室人口。

  另外,皇嗣延续之下,还有诸多亲、郡王产生,即便现今各府金枝定额,可陛下后代依旧还是个问题,他们还是要从地方上分派禄米。”

  “可是,他们未必愿意转四民之业。”

  这时候,陈太后叹气说道。

  后面的事儿,那是以后孙子去考虑的事儿,陈太后想不到那么远,她暂时只能考虑眼前。

  大明的宗室,特别是底层,早已经被朝廷养猪的政策给养废了,就算朝廷准许他们科举,怕也难有出众之人。

  虽然明朝中后期,宗室里还是偶出人才,但毕竟太少,大多都是混吃等死的份。

  他们如果有爆发力量的机会,也就是聚众围堵地方府衙的时候。

  仗着宗室身份,地方官府对于他们的围堵和冲击不敢做出过于强硬的反抗,特别还是聚众讨要积欠。

  毕竟,地方官员们也知道,输理的是他们一方。

  明太祖朱元璋制定的宗族政策,皇子除皇太子外,无论嫡庶、皆封亲王;亲王诸子除世子外,无论嫡庶、皆封郡王;郡王诸子除世子外,无论嫡庶、皆封镇国将军。

  郡王以下,无论将军、还是中尉,儿子在封爵时都不再区分嫡庶,镇国将军的儿子皆封辅国将军、辅国将军的儿子皆封奉国将军,以此类推,一直降到奉国中尉为止,镇国中尉的所有后代男丁永远都是镇国中尉。

  明王朝没有所谓“闲散宗室”,宗室人人有爵,再不济也是个奉国中尉,每年都有百石粮食,若不是太过糟践,能拿到足额禄米,还是可以混下去的。

  可惜,现在朝廷拿不出那么多粮食,所以宗室中就分出了富宗和贫宗。

  亲、郡王及善理财宗室,倒是逐渐富裕起来,家大业大,而不善理财者则是贫者愈贫,甚至冻饿而死。

  不过提到后面皇帝的子嗣,那些新分封的亲王、郡王,张居正不由得眨眨眼,心说难怪魏广德当时就说此策不成熟,其实还是有诸多难题难解,原来在此。

  就算这次确认了各支禄米定额,可后面一代代皇帝产生,谁知道会出多少宗室分支,到时候依旧要压在地方财政上,貌似还真不算彻底解决。

  终归是自己想岔了,以为永额就可以解决宗室之困。

  “善贷,你对此有何看法?”

  陈太后在乎当下,可张居正还是希望能够找到彻底解决

  请收藏:https://m.yund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