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56交趾_隆万盛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醇和”,很早就入学为生,为人也很孝顺,丧亲之后曾结庐守墓三年。

  但可惜的是,徐潮的科考之路并不顺畅,他多次南下山东参加乡试,却“屡试不第”。

  遇到屡试不第的情况,不管是谁,心里都会感到郁闷,这种不满的心情日积月累,终于在嘉靖十年爆发。

  明清时期的乡试,因考试时间在农历的八月,又称作“秋闱”,古代交通条件有限,外地路远点的考生通常要提前一、两个月出发。

  在嘉靖十年的六月,包括徐潮在内的辽东生员,就踏上了前往山东的辛卯科乡试旅途。

  天有不测风云,没想到的是,那一年的夏天,天气很不适合长途旅行,时而大雨,时而酷暑,徐潮等人在一路炎热和泥泞中跋涉了将近两个月,七月份才到济南,此时距离考是,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由于旅途劳顿加上水土不服,踏上考场的辽东秀才们发挥不佳,不少人中途退场,坚持到交卷的人,也没有考中几个。

  等到放榜的时候一看,录取的几十名举人当中,来自辽东的考生只有一个人,他的名字叫做韩玮。

  在此之前,辽东考生的录取率虽然也不如山东内地,但每次至少能录取三四人,比如上一次的乡试,就有安永清、傅直和冯惟健三人中举。

  这次只录取了一个人,让本来就长途跋涉、身心俱疲、满腹抱怨的辽东考生,尤其是徐潮忍不住了。

  回到辽阳之后,徐潮联络了一批秀才来到京师递上请愿书,说辽东考生乡试发挥不佳的主要原因,是到山东赶考的路程太远,而不是自身水平不高,要求就近考试,不再参加山东科举,而是到顺天府应试。

  辽东秀才们的举动,终于惊动了朝廷。

  科举在明代属于礼部的管辖业务,秀才们的请愿书,应该是交给了礼部。

  嘉靖十年,时任礼部尚书是江西贵溪人夏言。

  夏言上奏《一改便科举以顺人情疏》中支持辽东考生的请求,“彼时,辽左山东原有海道之便”,辽东秀才到山东考试倒也罢了;如今,在“海道不通”的情况下,走陆路越过顺天府来到山东,舍近求远,“事体似有不均”。

  上奏之后,朝廷批准,辽东考生就此改到顺天府参加乡试。

  不过顺天府的乡试,难度其实和山东也差不多,只是少走不少路途而已,这也是许多历史典故和小说都说李成梁曾经长期滞留京城的原因。

  李成梁不管怎么说都是秀才,自然要待在京城准备乡试。

  边军相比内地,袭职上区别很大。

  边镇的武职空出来,家里如果没有合适的人袭职,往往就会马上安排其他人接任。

  李成梁决心放弃继续考功名准备袭职,也是耽搁许久,费了不老少的劲。

  所以,大明朝的文书,对于李成梁来说,阅读起来并没有难度。

  等他看完锦衣卫的情报以后,他就已经明白自己的任务了。

  “魏阁老,文中说的这个东吁王朝有多少人口,多少兵马,居然能够在这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击败周边势力。”

  李成梁抬头看着魏广德问道。

  “这些都得等锦衣卫的密探发回情报,不过从现在这份情报来看,我预计很快他们的视线就会投向孟养。

  再然后应该也能猜到,左右再无可以侵占的土地,目光自然就会投到云南。”

  魏广德开口说道。

  “朝廷要我立即准备出兵?”

  李成梁小心问道。

  请收藏:https://m.yund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