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百一十九章 堂前桃李万顷,落得潦倒半生。_神级复兴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一十九章堂前桃李万顷,落得潦倒半生。

  但是就当叶企孙对华夏科学雄心勃勃的时候卢沟桥事件爆发,举国动荡,叶企孙放弃了要出国访问的机会,他抢运珍贵的书籍和仪器,为抗倭队伍提供研制炸药的器材,筹集经费,输送专家。

  国难当头,叶企孙的行为给他的学生做出了表率。

  叶企孙未曾娶妻,毕生精力都投入在教育事业和学术研究上,学生就是他最大的心灵依靠。

  熊大缜(h)是他最心爱的学生。

  师生二人不仅志趣性情极为相投,学业上的优秀也是如出一辙。

  彼时的熊大缜,年轻有为,意气风发,已经取得了去德国留学的机会,并且即将与恋人结婚。

  但是倭寇在华北肆意横行,百姓苦不堪言,亡国奴的耻辱刺激了熊大缜。

  他来拜访自己的恩师,就是告知自己的决定:德国,不去了;婚,先不结了。

  叶企孙的心情是复杂的。

  民族大义,他自是知晓,不该拦着熊大缜;可是熊大缜如果去德国,必然在学术上更有成就,他日必成大器。

  叶企孙追问了好几次,熊大缜的回答依然不变。无奈之下,叶企孙告诉自己的这位爱徒:“你放心去吧,我也暂不离开这里。你到那里后,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即时告诉我。”

  叶企孙做梦也想不到,今生今世,他再也见不到自己的这位学生了。就连他自己,也将面临灾祸。

  这场变故,甚至间接的改变了华夏科学发展的走向。

  投身抗战的熊大缜利用自己的知识技术,帮助抗日军民制造烈性炸药、地雷、无线电设备。

  叶企孙也没有闲着。他在倭寇的严密管制下,多次向根据地运送制作炸药所需的原材料。不仅如此,他还安排护送一批清华师生前往根据地,为抗倭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

  在建国后的诸多电影中,那些炸药和地雷都是农民兄弟的天才创造。殊不知,他们都是青年学子们冒着生命危险研制的。

  但是一场内部变故,让这位年纪轻轻的才俊,草草的结束了还未大展宏图的一生,也成为了叶企孙一生难以忘却的痛。

  熊大缜因为这场变故,背上了一个莫须有的罪名。

  莫须有的罪名令熊大缜愤怒不已,性格本来就刚强的他在被押运的途中与看守发生了激烈的争执,那名看守长官决定私自枪毙他。

  毕竟是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死一个人,无论是谁,都属于‘意外’。

  眼看大期将至,熊大缜提出的最后一个要求不是求饶,也不是求助,而是提出了个要求:

  用石头砸死自己,因为他知道敌后军民制造弹药是多么的不易。

  熊大缜年轻的生命就这样莫须有的罪名中终结了。这一年,他才岁。

  噩耗传来,叶企孙万分悲痛,但国家还处于危难之中,他只能强忍心中

  请收藏:https://m.yund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