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84章 对官员的又一次改革_大秦:开局签到十倍吕布战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个机会,对大秦的三省六部,以及郡州县官员的职能,再次进行进一步的细化。

  之前大秦第一次文科举,金榜题名的进士们在完成了兼职御史的工作之后,已经陆续进入各部门之中开始实习,目前已经起到了不错的效果。

  许多部门虽然依旧要进行长期加班,但是加班时长,比起以往要少很多。

  而且年轻人对于新事物,比如大秦数字,加减乘除、函数运算和表格等掌握更快,整理汇总数据效率更高,得到了各部门主官的一致称赞。

  内史腾和顿弱等人也多次提出,是否要再次进行文科举,招募新人填充大秦官场。

  此事已经在朝堂上得到了一致赞同,由国子监在筹办之中了。

  而嬴羽所想的,干脆借着这次机会,将文科举直接定为每年一次,并且根据目前使用人才的经验,再一次将科举细化。

  而且除了朝堂各部门之外,由朝廷或者皇家商行控股的企业,也可以定向招收人才。

  如此一来,使得大秦版本的文科举,更加接近后世的公务员考试。

  最终录取的名额,也会更多,对于学子们的吸引力更大。

  无论是何时,铁饭碗的稳定性,都是最让平民百姓动心的。

  而且此刻大秦风气在嬴羽的引导下,保持的十分不错,年轻的学子们都有着蓬勃的朝气,以及为大秦而奋斗的精神。

  只要将待遇提升上去,并且让他们看到继续进步的希望,相信大秦的年轻人,一定会加倍奋斗的。

  很快,对于大秦朝廷架构和运作机制已经相当熟悉的嬴羽,就有了思路。

  最简单的,比如王翦负责的枢密院,就可以细分为总参谋部、内务军纪部、军事情报部、后勤保障部等数个部门。

  每个部门任命一位王贲这样,具有丰富经验的老将为主官,周勃等已经崭露头角的新秀为中层,龙且等潜力十足的军事学院进修生为基层,以老带新,将老将的经验和年轻人的冲劲全都利用起来。

  在兵部之中,也可以设置军方的文职部门,比如人力资源部、装备研发部、动员部等等。

  两者互相配合,既可以给军中新秀提供更多的机会,也可以让大秦后面的帝皇更好把控住军权。

  工部细化就更加简单了,直接将工程的几个板块细化出来,比如主要对接科研院的科技部,对接户部负责资金预算的工程造价部、负责水利的水利部、负责农林的农业部等等。

  户部也比较直接,嬴羽直接按照记忆中的后世财务部门,将财务会计的各项工作分割出来,预算、审核、会计和管钱分开,既可以提高效率,也更方便进行监督和盘查,做到高效廉洁。

  礼部这边,国子监和典客署由于都是嬴羽亲自负责的原因,因此任用新人是最大胆的,只需要保持下去就行了。

  教育是科研之本,是大秦发展之本,可不能有所疏忽。

  刑部和都察院,作为大秦对民的最高执法机构,和对官的御史台,构成了大秦的司法机制,让大秦重法的优良传统,得到了良好的发挥。

  如今要做的,就是尽可能保持内部的公平公正,否则人要是出了问题,那就真的没救了。

  三个部门之间,必须形成互相监督,互相制约才行。

  这方面,蒙毅做的十分不错,嬴羽只需要提出思路让蒙毅去细化就行了。

  中书、门下、尚书三省,目前已经顺畅运行起来,为嬴政节约了不少精力,如今要做的,就是给三省主官配置好从属人员,减轻三省主官的工作压力。

  总之,就是要让一切更加专业化,更加高效化。

  请收藏:https://m.yund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