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六章:王介甫问对(二)_一代奸相:从征服皇后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介甫这一番表演,要的就是这个保障!王家三兄弟都知道王介甫的性格,知道就算周楚暮看在王家的面子上,也不一定能容忍王介甫的臭脾气,于是三兄弟一通合计,想出了这个非常符合王介甫风格的计策。只要有了这个免死金牌,王玄馍和王昙善也能比较放心将王介甫放到丞相的麾下。“多谢丞相。卑职还有几个问题。”周楚暮示意王介甫继续。“卑职观察丞相,有简朴谨慎的品德,有聪明睿智的才能,夙兴夜寐,没有一日松懈朝政。又选拔了张机、陆羽、萧亮、荀子思、熊心等人才辅助,将国家大事托付给他们。朝廷在丞相的领导下,按理说应该家家丰给,人人富足,天下太平。但是实际上并不是这样。虽然丞相开通运河,令商贸发达,朝廷赋税倍增,又推行了良种,让各地仓储丰实,没有饥荒的危险,然而实际上,天下的财力却一天天的困窘穷乏,社会的风气也一天天的衰颓败坏。”“丞相开运河,沟通了南北,使得朝廷能切实的收到南方的赋税,全国各地的商人也可以通过运河之便运输货物,自此商贸兴盛,朝廷收到的赋税也因此增加。但是实际上,虽然总体上来说,朝廷的赋税确实增加了,但是远远没有收到应当收到的赋税数额。朝廷历年的赋税平均为四千万两,自从丞相开运河后,前三年的赋税达到了六千万两,然而到了如今,去年的赋税却只有五千五百万两。按理说运河之利,应该一年比一年更高,前三年的赋税,应该只是朝廷征收的基本额度,此后的赋税应该远超前三年的赋税才对。然而去年的赋税竟然比最初的三年赋税还低。”王介甫缓了缓,继续说道:“丞相还推行了良种,让我大魏全国各地没有了饥荒的危险,各地官府仓廪丰实,百姓也都年年有余粮,户户有存储。但是奇怪的是,虽然百姓们没有挨饿的风险,却一年比一年穷苦,收入一年比一年低,如今百姓的钱财甚至还不如以往的时候。”“我大魏以农为本,丞相推行良种,天下殷实,按理来说,朝廷的赋税也应该增加无数才对,然而实际上,朝廷征收的粮食确实变多了,但是朝廷的赋税却并没有变多。”“丞相对我大魏的贡献无人可比,丞相的功绩和伟业,甚至可以比肩管仲乐毅。但是我魏国的国力虽然强盛了,百姓却没有因此而感激丞相,朝廷的赋税也没有因此而增加到应有的程度。不知道丞相知不知道这其中的原因呢?”周楚暮听完王介甫的话,不由自主的站了起来,对眼前这个邋里邋遢、又口出狂言的插花男刮目相看。没想到,这是一位能人啊!看来这回自己见到宝了。王介甫这话看起来好像是在垂询,实际上其实是在陈述大魏朝的弊病!

  请收藏:https://m.yund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