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68章 凌支书与叶保管_火红年代,我在陕北当知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符合他们平常胆小甚微、只看眼前那点蝇头小利的事儿。

  而平常的话。

  小账算的异常精明,大账一塌糊涂的社员们...是不会管那么多的。

  因此生产队社员们的意见,永远都没法统一,永远都别指望他们能具有什么前瞻性、战略性眼光的

  这就造成了很多时候。

  那些长期干基层工作的干部们,往往比较喜欢选择简单粗暴的工作方式,去快速推进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

  ——真要和社员们,客客气气商量着来的话。

  信不信哪怕只是修上500米的土路,耗时3年,都还不一定能干成?

  而那种简单粗暴的行事风格,其实也是有利有弊的。

  好的方面:

  就是在生产队干部们,着手推进各项政策措施的时候,将会更快捷、更高效。

  坏的一方面就是:

  时间一长,难免会出现一种“生产队干部刚愎自用,听不进去别人的反对意见”。

  最终落的个“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其实。

  在沿海地区、还有京津冀有很多生产大队,后世出现了很多很多这种情况:

  某个村的带头人干的好,整个村子的工农业建设事业,和社员们的生活水平,一下子就日新月异。

  各项发展指标,蒸蒸日上。

  但等到带头人能力耗尽、或是思想观念发生了扭曲、腐化

  那这个村子,也差不多快完蛋了。

  对此情况。

  穿越而来的叶小川心知肚明,了然于胸。

  本生土著凌文亮,他也是隐隐感觉到了,以后很可能会出现这种弊端。

  但,又有什么办法呢?

  在社员们的认知层次,没得到有效提高,在还没有摸索出一套完善的管理流程之前。

  那就...只能先这样咯!

  而且。

  叶小川和凌文亮之间,有一定的共同点,那就是:不喜欢和社员们解释太多。

  两人都比较倾向于采取霸道做风。

  具体表现就是:能压得下去的,就直接压,能强行干的...就强行干!

  但两个人的不同之处,也很明显:

  叶小川比较倾向于,着眼去看好的、看积极阳光的一方面。

  比如说陕北的父老乡亲们,虽然日子过得很苦,但他们的精神是很乐观的。

  他们从来不会去抱怨什么。

  而只会默默的通过自己的努力...哪怕是蛮干、傻干,但他们毕竟还是非常的勤劳,从来没有等靠要的习惯。

  陕北的父老乡亲了任劳任怨,千百年来,一直就在那么默默地苦干着!

  所以叶小川对这边的乡亲,只有敬佩,而没有嫌弃。

  而

  凌文亮,显然有点不一样。

  就像今天,白家沟大队开会。

  其主要议题就是:把贷来的款,全部投入到‘新利民饭店’的建设,以及加固无定河里的、那个水利工程项目。

  因为涉及到的金额巨大!

  不管这些项目最终成与败。

  势必将会对白家

  请收藏:https://m.yund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