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零五章 润物无声_重塑旧时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你永远可以相信冯老师的表演。

  一本正经的滑稽透着让人捧腹的可爱,神似又生动。

  屋子里的人哈哈大笑,林正道的笑声戛然而止。

  “金……金箍棒辣条?”

  他害怕自己听错,问旁边的石悦,道:“他刚才是不是说自己儿子喜欢吃金箍棒辣条?”

  石悦也反应过来,惊讶的道:“对啊,是咱们的辣条。这,这怎么回事?”

  外公还以为发生了什么不好的事,道:“别慌正道,遇到难处大家想办法……”

  林白药怕把老人吓出好歹,忙道:“是好事,外公,我爸他们的食品厂上春晚了。”

  “真的啊?”

  外公高兴的端起酒杯,道:“当浮一大白!”

  老中医习惯性养生多年,这一杯酒可是存了十年的量,当真是高兴的飞起了。

  只不过这会没人喝酒,都死死盯着电视。

  林白药懂事的用可乐和外公碰了碰,一老一小同时一笑。

  节目还在继续。

  牛:你吃,不,你炫东西跟我儿子真像,一模一样,这鼻子,这眼睛

  冯:去,你跟你儿子才像!

  牛:这不废话吗,我跟我儿子不像,难道我儿子跟巩汉琳像?

  冯:哎,不一定,我记得巩汉琳也爱炫辣条

  说完又是一套完整的炫辣条动作。

  镜头再次给到巩老师。

  巩老师笑的前仰后合。

  牛:炫金箍棒辣条?

  冯:对,炫金箍棒辣条

  说着又要来那套炫的动作,被拉住了。

  牛:行了行了,再炫就成孙猴子了,你说这厂家倒霉催的,叫什么不好,叫金箍棒。

  广告传播其实很简单,就是制造一个重复的点,再用这个点疯狂轰炸受众,最后形成思维惯性。

  比如炫这个字。

  原出自东北,形容狼吞虎咽,而春晚又是东北方言流行全国的发源地,牛冯二人说了多次的“炫”,配合冯老师的魔性动作,洗脑程度不比后来卖拐卖车的“忽悠”弱。

  林白药可以想象,明天开始,“炫”会成为开年第一个爆款汉字,人们提到炫,就会想到冯的动作,跟着想到金箍棒辣条。

  这就是思维惯性。

  这就是国人还很少接触的植入。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逗你笑,让你乐,嘻嘻哈哈就把广告推送到了千家万户。

  牛冯两人拉回主题,继续说起熊孩子的事。

  屋子里也开始了激烈的讨论:

  “姐,姐夫,辣条都卖到京城了?”

  石熙在宁安地产没日没夜的待工地,知道林小厨生意不错,可了解的不多。

  总以为那是小孩子吃的玩意,卖的再多,几毛钱几毛钱的挣,和房地产动辄几十万几百万的投入产出,属实有点瞧不上眼。

  没想到名气大的连牛冯都给写进春晚节目里了。

  与之相比,宁安地产算什么?

  东江一隅的一个公司罢了。

  林正道摇摇头,道:“还没往那边铺货……”

  

  请收藏:https://m.yund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