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四十三章:宣诚道人_玄衣踏歌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门!”接着便有衙役将库门打开。

  李固等人便进入到仓库当中,发现里面空空荡荡,什么也没有。这个仓库约有十亩地方的大小,是粮仓群中最大的一个。李固朝四周一望,发现这个仓库的通风很好,在粮仓的顶端有密密麻麻的通风口,而且这些通风口呈针孔状分布,只有人的中指粗细。盗贼绝无可能从这些通风口的地方进来,将这些粮食偷走。而除了这些个通风口,便只有这个仓库的大门这样一个进出口。很显然,盗贼便是通过大门进出的。但这却涉及一个问题,他们是怎样神不知鬼不觉的将这些灾粮运出去的呢?

  “这些官粮原本是要运往雍州赈灾的,因此我们吴郡知府十分的重视,而且吴郡知府也派了官兵进行守卫。但没想到竟然发生了这样的事。”丘之同叹息着说道。

  “当事情发生后,我们棋局卫便派人进行了勘察。当时这个门是关着的,而且我们在现场也没有发现任何的蛛丝马迹。”汪琅补充说道。

  “你们怎么确认大门是紧锁的,难道你们来的时候大门并没有开?”李固这句话的意思还有一层意思,既然你们当时来到的时候大门紧锁,那你们怎么事先知道这里的粮仓失窃的呢?

  “是管库司隶发现的,当时他打开粮仓查点,谁想却发现这些灾粮都不翼而飞了。”汪琅说道。

  “你们经常查点这些粮食的吗?”李固问道。

  “因为这些粮食十分紧要,在运往雍州之前,都是每日一点卯。”汪琅说道。

  “那何时将这些粮食运往雍州呢?”李固问道。

  “五日之后。”汪琅说道。

  “雍州灾情严重,既然已经定了这些粮食运往雍州赈灾,为什么这么晚才运?”李固有些不解的问道。救灾如救火,迟延不得,稍有延误,损害的便是无数人的性命。

  汪琅和丘之同听到李固的话,面面相觑,似有难言之隐。

  “到底发生了什么状况?”李固问道。

  “李少侠有所不知,如今圣上迷信方士之术。雍州旱情发生后,便有方士说此乃是上天警告。后来朝廷决定将吴郡的官粮运往雍州赈灾,便有方士上奏说,须得良时吉日运粮才能消灾避难,否则将会有大祸发生。圣上问他哪日是良辰吉日,那方士便说定下了五天后的这个日子。因此运粮事宜便这样耽搁下来,谁想又发生了这样的事。”汪琅叹息道。

  “不知道这个方士却是何人?”李固问道。

  “说起这个方士,倒是大名鼎鼎,曾被人称为在世神仙,乃是白云观的主持宣诚道人。”汪琅叹息着说道:“这宣诚道人乃是当今圣上最为宠信的道士,凡是军国大事往往都要在他的卜算过后再行决定。”

  “那备守卫却是如何守卫粮仓的?”李固问道。

  “备守卫为每个粮仓安排了三班护卫,每隔两个时辰换一班岗。而且每个粮仓的换岗时间都是错开的,不可能出现同时换岗的情况。”丘之同说道。

  李固听完丘之同的话,便在心中沉吟片刻,却对汪琅和丘之同说道:“也许事情很快就明朗了。”

  白云观位于余杭城西南角,是吴楚一带有名的道观,尤其是在宣诚道人被当今天子奉为国师之后,白云观便更加的风光显赫。因此白云观的香火旺盛,每天都会有无数的信众来到这里礼拜敬香。

  李固在汪琅和丘之同的陪同下于巳时来到白云观拜见宣诚道人。这宣诚道人原本是在京师侍驾,但最近他因为要替皇帝到建业祭祀,路过余杭城,便在观中停留了几日。

  “弟子李固拜见道长,道长仙风道骨,果然风采异常。”李固施礼道。

  “李少侠神采风流,果然不同凡响,真是闻名不如见面。”宣诚道人说道。

  李固却露出惊讶的神情,说道:“没想到道长竟然听说过小子的薄名,实在荣幸的很。”

  请收藏:https://m.yund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