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015章 2015 深究隐喻_巨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作为一部意义深刻的作品,“楚门的世界”虽然是一部喜剧电影,但其内涵深意却是过去十年里难得一见的精彩佳作。“芝加哥论坛报”所制作的这一期专题,居然引出了一个更为深层次的讨论,这也是人们都没有预料到的。

  众所周知,“楚门的世界”其实是有三层圈套的,第一层就是电影本身,楚门-伯班克领衔主演的真人秀综艺节目,在全世界范围内吸引了无数观众观看;第二层则是坐在电影院里的观众,大家对故事产生无数回想和思考,包括了自由至死、娱乐至死、改变与恐惧等多个话题;第三层则是隐藏在故事背后的隐忧:我们是否也是“楚门”,我们所生活的轨迹,是否也在某个未知的“上帝”掌控之中;我们是否也像可怜的楚门一样,自以为掌控了命运,却惘然不知自己只是另外一种高登生物茶余饭后调侃娱乐的小丑而已。

  目前为止,关于这三层圈套的讨论已经沸沸扬扬,让所有人都对“楚门的世界”叹为观止,乐此不疲地议论着这部电影,那高涨的热情让人恍惚之间想起了“星球大战”横空出世之后的岁月。

  可是,现在却有人表示,其实“楚门的世界”还有第四层圈套,这层圈套不是所谓的外星文明,也不是所谓的上帝视角,而是“自由意志”和“精神家园”之间被人们普遍忽略的内在矛盾。

  在电影之中,无处不在的摄影机将楚门的世界真实地展现出来,代表着凝视、偷窥和控制,一种巨大的、无形的外力已经把个人的彻底放在监控之下,人的存在并不服务于人本身,而成为了外力控制的对象。

  在现实生活中,其实这就可以理解为社会机构的控制和规范。比如说学校,比如说军队,比如说公司,监控、规范、规则等等,无处不在,人们需要用身份证、信用卡、监视器等多种方式将普通居民的信息放在控制系统之下,这种规训无形地存在社会各个细节角落之中,人们通过宣传、教育、训练等多种方式,用严谨的道德规范来束缚思想当然,自由的前提是遵守法规,这是社会准则。

  但是,楚门的可悲不在于无法离开天堂岛,而在于在节目组的引导之下,自己束缚住了自己,失去了走出去的冲动,失去了改变的勇气。就像是电影里那句耐人寻味的话语一般,“因为人们接受现实”,电影里借用梅丽尔的话语道出了这种自我束缚,“我们要供房,我们要供车,怎么能够说走就走?”这些枷锁,是社会给我们的,但更是我们自己给自己的失去了向往自由的懦弱和妥协,这种精神枷锁才是最为可怕的。

  其实电影之中天堂岛就可以看做美国保守党派鼓吹的保守主义价值观的讽刺,这一价值观强调传统价值、家庭价值

  请收藏:https://m.yund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