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三十四章 收回中东路_铁血强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fontcolor=red/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color=redbiquge001/font.com,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东线司令部和西线司令部组建之后,北方军立刻围绕这两个指挥部行动了起来。↑,.各部开始向预定的目标集结,大量的战争物资也通过铁路、公路运往前线。整个北方七省,一切都在围绕着即将爆发的战争旋转。可以说,北方政府和北方军,接下来的重心都放在了这场战争上面。

  这场战争,北方军不能输,也输不起。如果获胜,北方军将一飞冲天。如果输掉的话,那么这些年的努力也就通通都白费了。

  为了支持战争,北方政府下辖各省,动员老百姓组成支前队,为前线的部队运输武器弹药和粮食等。为了保护自己的幸福生活,老百姓们也是竭尽全力了。整个北方七省共有超过三百万人参加了支前运动,比参战的军队数量还要高出三倍。他们用马车、驴车为部队运输给养,有力的保证了前线的战争消耗。特别是在蒙古草原上,不管是内蒙古还是外蒙古的牧民,都踊跃支援前线。

  在战争准备继续进行的同时,吴皓轩的目光,已经放在了另外一件事上了。

  在东北的地图上,可以看到一条呈t字形的铁路。东北的铁路网,就是依托这条铁路构建起来的。这条铁路的名称,叫做中东路。又叫做东清铁路或者东省铁路。

  沙皇尼古拉二世企图在中国北方建立一个所谓的黄俄罗斯,为了实施这个罪恶的计划,俄罗斯帝国政府逼迫中国清政府签订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掠夺了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1891年,沙皇开始修建一条贯通整个西伯利亚的大铁路。这条被俄罗斯视为“脊柱”的大铁路,西起莫斯科,跨越八个时区和16条欧亚河流,横穿中国东北的黑龙江、吉林两省,长度达8000多公里,向东一直通到海参崴。

  1896年6月3日,李鸿章与俄罗斯帝国签订了《御敌相互援助条约》(又称《中俄密约》)。允许俄罗斯建一条穿越中国黑龙江、吉林两省,通往符拉迪沃斯托克的铁路。无论战时或平时,俄罗斯均有权使用该铁路运送伤员、粮食和军械。《中俄密约》打着共同防敌的幌子,胁迫并骗取了过境筑路的特权。为中华大难埋下了祸根。这条铁路被称作中东铁路。在建设中东铁路过程中,整个东北大地陷入了一片火海。俄军屠戮之惨、入侵地之广、阴谋之大,令人发指。

  后来又根据1898年的《旅大租地条约》,修筑了从哈尔滨经长春至大连的中东铁路支线,从而形成一条由主线和支线组成的2800余公里的“t”字形

  请收藏:https://m.yund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