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兄弟之邦_刘备的日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仆王允亦言道:“上帝(昊天上帝),生五方天帝(注①)。我高祖,乃赤帝子也。大秦之君,当为白帝之子。故,大汉与大秦,为‘从兄弟邦’也。”

  “从兄弟之邦。”略作思量,少帝便已领会:“赤帝与白帝,同为上帝子也。大汉、大秦,便是从兄弟。”

  “正是如此。”王允亦拜。

  百官纷纷醒悟。右丞贾诩所言,“会盟之礼”,非从周天子处论起。乃是从昊天上帝、五方天帝、天子,依次论处。赤帝之子,与白帝之子,乃同出同祖。自是“从兄弟”之邦。

  董太皇亦醒悟,不禁赞道:“右丞不愧足智多谋,陛下宜纳其言。”

  少帝遂言道:“大鸿胪听命。”

  “臣在。”大鸿胪起身出列。

  “择吉日,朕与(大)秦(皇)后,会盟于平乐观。宗亲诸刘,百官列席。洛阳百姓,可入园观瞻。”少帝金口玉言。

  “遵命。”大鸿胪肃容下拜。

  华夏自古便是礼仪之邦。礼不可废,更不可乱。定下接待之礼,乃是头等大事。

  不出三日。大汉天子与大秦皇后,会盟于平乐观,已遍传京畿。

  大秦之名,亦经丝路游商,广为流传。若非深信不疑,班长史又岂会遣甘英不远万里,出使海西。终汉一朝,汉使往来,不绝于道。论开拓精神,上下五千年,无出其右。开疆拓土,非强国不可为。国弱必行收缩防御,闭关锁国,而后坐井观天,夜郎自大。后世地理大发现,亦出强国之志。

  两汉之后,可闻万里持节乎?

  自蓟王抵京,喜事接二连三。先前愁云惨雾,一朝散尽。气象为之一新。中夏虽地薄,然立朝四百年,大汉终归树大根深。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大汉即便苟延残喘,似病入膏肓,然欲改朝换代,绝非一日之功。

  少帝择平乐观行会盟之礼,亦是深思熟虑。

  先帝时,诏令何进大发四方雄兵,讲武平乐观下。建十重五彩华盖,高十丈;建九重华盖,高九丈。横列步骑数万,结营为阵。先帝自驻大华盖下,何进驻小华盖下。礼毕,先帝擐甲介马,称“无上将军”,行陈三匝而还。

  今,五彩华盖等,讲武所置器物皆在。只需稍加修缮,便可一用。省时省力。

  且平乐观,位于西郭,距函园仅一里余,出行方便。又非城内南北二宫,百姓亦可观瞻。足谓三全其美。

  太史令单飏,拟定十月甲子十六,为会盟之期。先是蓟王赐婚,再有太皇上寿,又起会盟之礼。洛阳内外,皆拭目以待。

  西园长乐宫,长秋殿。

  何苗奉诏入宫:“臣,何苗,拜见太后。”

  “闻大秦皇后东来。”何后开门见山:“与我儿会盟平乐观。此乃四百年未有之盛世。朕,虽守丧在身,却也不可缺席。”

  “臣,遵命。”何苗心领神会。如此盛世,必广为流传。何太后焉能置身事外。

  “大秦皇帝,今在何处。”何太后言有所指。

  “传闻,大秦皇帝与皇后,乃同胞兄妹。”何苗语出惊人。

  何后一愣:“兄妹焉能相配,莫非大秦风俗亦与安息比同。”

  “非也。”何苗解释道:“传闻,大秦乃二帝主政,皇后另有婚配。”

  “原来如此。”太后轻轻颔首,又随口一问:“秦后可有子嗣?”

  请收藏:https://m.yund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