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二十八章 盐政改制_御极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朱由校沉问道:“所得税银各为多少?”

  侯光远没想到皇帝问的这么细,低头细细想了一会儿,抬头回道:“田税二百四十万两,盐税一百万两,商税三十万两,其它各项不过十几万两。”

  朱由校瞪大了眼睛,吃惊的差点站了起来,惊呼道:“差距这么大!”

  这太出乎人的意料了,税收如此不平衡,负担都压在农民头上,要知道,全国60%以上都是农民,负担都在他们头上,时间久了不是逼他们造反吗?

  要改,一定要改!朱由校铁了心,清丈土地已经开始,府库也逐步合并,下一步就是税改,这是国策!

  “朕听说民间一斤盐300文,如此高的盐价,税收为何只有100万两?”朱由校虎着脸问侯光远。

  侯光远俯身言道:“微臣在任南京左都佥都察御史时,知道那里的情况,漕盐多集中在两淮,通过两淮发往各地。我朝本实行盐引制,由官府向‘灶户’收购,发‘纲引’与盐商,计价收税,每引折盐300斤,每引银6两6钱4分,朝廷年发200万引,但实则朝廷发放不完这么多纲引,也只有五成。各级官府盐官又借故敲诈勒索盐商,盐商不得不把盐价抬高,徒增盐价,官商贪墨,致使灶户破产,私盐泛滥,朝廷已经控制不住,万历四十六年废除“纲引”,不再过问盐政,只向盐商抽税。然而盐商却借此机会虚报数额,各地官府又克扣盐税,如此一来,朝廷盐税大量流失,朝廷不过得其100万两。”说到这,他抬起头来,重重的说:“臣算过,朝廷盐税应在600万左右。”

  朱由校听到这个数字,更是愕然,600万对现在的大明来说真是天文数字,这么多钱被贪官污吏拿去,朝廷才分得100万,这让哪个皇帝听了也受不了。

  朱由校愤然的锤着桌子道:“盐政是该整治整治了!侯爱卿,你既然熟知盐政弊端,可否前往两淮,替朕梳理?”

  侯光远抬头茫然看着朱由校,看到他决然而然的眼神,登时怔住,盐政百年来都是让朝廷头疼的事,那里官商关系盘庚错节,利益交织根深蒂固,早已雷打不动,斧劈难入,要想整治谈何容易,谁愿意沾染那里,朝中重臣多少都和两淮盐商有点关系,一旦整顿盐政,得罪的人肯定不少,恐怕到时候丢官丢命都有可能。

  盐政是一定要整治的,皇帝既然问了自己就不能不接招,可自己又不想去,只能推荐别人。

  这个烂摊子还是让别人去做吧!侯光远俯身拜道:“微臣愿为陛下分忧,只事目前府库合并正是关键时候,微臣恐怕脱不了身,臣愿推荐一人,必能厘清两淮盐政。”

  “哦,何人?”朱由校眼睛一亮,问道。

  “工部主事、兵部武选郎中袁应泰,此人精明强干,

  请收藏:https://m.yund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