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32章:想去哪就去哪_蓉大爷的逆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甄辂给巫溪县父老们的补偿,并不复杂。

  首当其冲的,自然是“除暴军”即将要展开的募兵事宜了。

  按照目前的状态,甄辂麾下此时的真战兵,大约也就在一千人以上两千人以下的规模。

  而这一千余人中,真正的优秀战兵,可能也就九百之数,这还是个比较乐观的数字。

  若是再系统些,这个数字怕是还要锐减。

  没办法。

  甄辂究竟是‘半路出家’,硬生生在一片混浊的泥沼中立足下来,肯定是要经历这样一个痛苦的过程。

  如此,按照“除暴军”的规制,李春来的募兵规模,至少还得凑足两千人才能算形成建制。

  而根据大青国朝的惯例,这个数字突破到三千,乃至是四千,也并不是太难操作。

  好好规划辅兵和敢死队便是了。

  不过,巫溪县城究竟只是川东城镇之一,人口基数有限,李春来就算把未来这三四千的名额全都放给沂源父老,这兵怕是也募不齐呀。

  所以,李春来初步开放的名额,大概在八百人左右。

  当然,这个数字,目前老百姓是不可能知晓的。

  这世道,从古至今,上位者没点‘真?套路’,能拿住人,那还混个毛线的?

  除了募兵之外,李春来第二个对医院老百姓的补偿,自然是提供就业机会了。

  现在,酒厂,兵器坊,基本都有了大框架,马上就要进入节奏。

  饶是小两千的‘食邑’匠户在手,李春来其实并不怎么缺人力,但是这个利,李春来还是会让出来一些的。

  主要是这些匠户中的精锐人手,李春来显然另有他用。

  第三点。

  便是青州左营军需采购方面的补偿了。

  沂源究竟还是穷地方,也没有什么特产,唯一的特产,便是老百姓菜园子里的干巴巴青菜了。

  其实,这玩意要李春来自己搞,分分钟就能自给自足。

  但为了拉拢沂源百姓的人心,也尽可能繁荣一部分经济,李春来随之设立了采购部,每天专门采买老百姓的青菜。

  既能补偿这些可怜的老百姓,又能让营养多元化,区区小钱,显然不看在李春来眼里。

  当然,这些举措,看着冠冕堂皇的,李春来还算地道。

  可不要忘了——

  但凡是这种事情,在宣传报单的最底下,往往还有一行不容易让人看到的小字:

  “本次活动的解释权,归本店所有。”

  这事情未来到底怎么玩,怎么去控制,俨然还是李春来说了算。

  有着那个灵魂的底子摆在这里,也不是说大话,就沂源、包括青州这片地方,真要玩‘幸存者偏差’树立榜样!

  他李三爷认第二,怕是没人敢认第一的。

  ……

  随着李春来这实惠、又能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惠民措施’放出来,又迅速进入轨道开始实施。

  整个沂源上下,就像是迎来了第二春,陡然爆发出了

  请收藏:https://m.yund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