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一十九章 丰碑永铸_落日孤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之令誉相得益彰,国家民族之荣光,永褒不失。此精神基础,应于今日典礼中于奠定者也。

  余深愿今日抗战纪念之奠基,不独为衡阳物质建设之起点,抑且为衡阳心理建设之开端;更愿此抗战纪念城,不仅代表我全国民族抗战胜利之荣光,行将进而代表我国家整个建国工作大功告成之荣光,谨揭此义期共勉之!”

  继而,中央、省、市各级各界代表献词讲话后,举行了衡阳抗战纪念城建设工程奠基仪式,官员们等纷纷为之培土奠基,场面浩大,气氛十分隆重、热烈。

  1948年4月,“衡阳抗战纪念城”各项纪念工程竣工。

  “衡阳抗战纪念城”碑巍然屹立于衡阳保卫战时,日军发动第二次、第三次总攻,双方争夺最为激烈的制高点,日军屡攻屡败、死伤惨重的岳屏山上。英雄的纪念碑和衡阳的风景名山交相辉映。

  但见,自山麓到山顶,由数百级石磴直达。山腰处建有茶亭一座,游人可以休息,以避风雨躲骄阳。茶亭之上,竖立“抗战”大石牌坊一座;自牌坊再上,左右再各建一“纪功亭”,亭后正中央就是巍然耸立的“衡阳抗战纪念城”巨型石碑。碑高18米,勒石留铭,碑面正中镌刻着国民政府主席蒋中正题颁的“衡阳抗战纪念城”七个大字。碑座为八方须弥座式,意为祈八方和平、永无战事之义。

  碑后,建有纪念堂一座。国民党军政要员及社会贤达等的题辞分别镌刻在石碑上,计有21块,镶嵌于纪念堂中,纪略为:

  船山尚节敦儒孝,老彭刚直矢不苟,化为南强期可守,不道无道期荡寇,巍巍名城跨九域。(章士焦)

  南天屏障(吴铁城)

  中流砥柱(王世杰)

  三湘保障(陈立夫)

  贯日丹心辉楚乘参天黛色峙衡峰(梁寒操)

  九霄日月消兵气四塞山河护国魂(王宠惠)

  民族圣战,喋血湘衡,精忠报国,白刃短兵,四十八日,世界闻名,金城永固,葆此光荣。(白崇禧)

  船山之风,历劫尔贞,九面瞻岳,众志成城,气吞东海,力控南荆,万古雄峙,不亏不崩。(王五云)

  古来战迹,首称琢鹿,歼彼量螫尤,保我民族。五千年后,倭夷逞毒,肆其凶残,兵临衡麓,我武维扬,我民不辱,偕城存亡,誓与角逐,卒操胜利,降伏其图,唯此衡阳,战功卓越,于以名之,纪念无忒,经之营之,永光史赎。(张厉生)

  伟哉重镇,曰楚衡阳,地连百粤,势控三湘。岛夷构患,凶焰獗猖,孤城缨据,战血玄黄。绵历二月,景骨盈岗,有敌无我,与城共存。八年抗战,重固金汤,正义克伸,上格苍苍。励此贞珉,永志弗忘,为民族范,为国家光。(张群)

  衡阳形势,关乎西南,民禀节义,笃宗船山。岛夷入侵,逞彼凶顽,守军强莘,力抗泓寇。五旬鏖战,血润草殷,丁壮掘堑,老弱壶箪。巨弹轰轰,烟尘无完,风雨玄黄,天地易颜。寇氛甫靖,灾锓重千,缀草为粮,瓷具断残。吁请中枢,袁此痛患,输粟发金,子遗辑安。抗战名城,元首赐颁,以伸壮节,以旌忠丹。湘清山峻,虎踞龙盘,我名其源,试告人寰。(王东原)

  整个纪念建筑群四周苍松黛柏环抱,古樟老槐耸翠,与石磴、坊、亭碑、堂等相互映衬,显得十分的庄严肃穆,令人不由得凭吊连连,肃然起敬!

  请收藏:https://m.yund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