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八章 砖厂_钢铁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非常的精湛,本身,尉明所提到效率提升数倍,人手减少数倍,在他们看来,几乎不可能的,他们已经尽他们的所能,减少人手,可是减少的有限。

  来到包头,见到杨元钊,发现他的年纪太轻,大师傅们本来都半信半疑,只有当耐火砖拿出来的时候,他们才知道,小看了眼前的这个年轻人,一个耐火砖,让砖窑的效率提升2成,他是否还有更好的方法呢?

  砖窑的建设,大部分都是按照大师傅们来建设,少部分根据杨元钊的意见,在整体形象上面,做了一些改造,增大了里面的容量,让每一窑可以轻松的提升不少。

  杨元钊的渊博和能力,彻底的让这些大师傅信服了,砖窑的建设也跟着开始了,有了水泥和耐火砖,建设工作很快,也就是3天多一点的时间,整个窑体就基本上成型了,只要等到窑体干透,再来一次彻底的煅烧,就可以投入使用了。

  6月中旬,包头的天气开始炎热了起来,在野地里面,太阳直晒之下,挥汗如雨的。

  一个庞大的车队,来到包头,尉明跟杨元钊一起迎接着车队,这是杨元钊接口哈比从上海寄过来的机qì,其中包括了5套砖窑,2套水泥生产设备的,去了一次上海之后,杨元钊感觉到,时不我待,没有更多的人投资,还是决定把企业给弄起来,特别是砖窑投产,接下来,会有更多工厂,在包头拔地而起,建筑材料,必须今早的解决。

  连绵不绝的车队,几乎要有好几里,因为使用的是杨家的车队,尉明不知道,会有这么多,目测的数一数,已经超过了150辆车,在包头,在西北,绝对称得上是庞大的车队,微微的有些诧异,问道:“怎么是这么多?”

  “我还拉了一些别的设备,砖窑的制砖机,我进了12部?”

  “什么12部!”尉明一下子惊呆了,之前他跟杨元钊商量了一下,在原有的一部制砖机的基础上增加了一部,他计算过杨元钊所说的制砖机的速度,2部足以支撑3-4个砖窑的同时运作,这样既不耽误功夫,也可以让砖窑全负荷的运转,可是杨元钊一下子弄来了12部,别说是包头,恐怕是整个山西蒙古,都没有人能够消耗掉这么多大的砖头啊。

  “二套是我们合作的,剩下,作为扩大生产或者我再建立几个。”杨元钊平静的说道。

  尉明张张嘴,想说什么,却最终,没有说出来,沉思了好半天,这才说道:“元钊,你觉得,一个小小的包头,可以容纳这么多的砖瓦厂么?”

  “这么多砖瓦厂,当然能了!”杨元钊笑道,一个城市,是在钢筋混凝土和红砖的基础上面建起来的,12个制砖机,不但效率上面,远远的低于后世的大型制砖机,即便全部上马,月产量,也不会高于30

  请收藏:https://m.yund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