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百六十章 调整计算_钢铁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五计划关系重大,不但关系到未来五年之中,整个中国发展的方向,也关系到可能到1918年,或者1919年结束一战之后,中国的布置,战争阶段的供需关系,跟非战争阶段的供需关系,是截然不同的,在没有计划的年代,曾经在一战之中赚取了大量金钱的美国日本,在战后都有一个阵痛期,后面的恢复阶段,才有了比较好的数字,不过黄金的十年之后,就迎来了1929,世界上规模比较庞大的一次经济危机,这个经济危机,直接催生了二战的爆发。

  杨元钊从阴山基地上面,就知道,自己在这方面的差距,他可以在点的事情上,在发展的趋势上面,给出判断,可是包罗五年计划的所有东西,不是他擅长的。所以,这一次的五年计划,并没有自己单独一个人的命令,只是做出了一些前瞻性的预测,比如说,大型机动车的,坦克,飞机和航空母舰,内燃机和电力方面,以这些方面为重点,再加上一些大型重点工程和其他方面,共同构筑了的五年计划的基础。

  简单说,就是依靠大的研究项目,大的工程,甚至是大型工厂的投产,带动整个国家,必须选择最重要的项目,正因为如此,设计的方面太多了的,需要细细来制定,现在西北经过了6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全门类,全系统的生产能力,这些生产能力每一个细微的地方,都有研究,西北如何让这些发展的更好。不是一个人,一个政府拍脑袋就能够做出来的。甚至不是靠感觉,而需要计算和辩论。

  从欧战开始。就开始的计划制定,最少设计到了600万人,这是一个恐怖的数字,600万人分布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各种领域,到了1914年初,增加到了的1800万人的,虽然大部分只是一个收集和调查的过程,可是负责制定各方面计划的人员高大69万人,这恐怕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强大的计算过程吧,更何况,其中还使用了超过30万台电脑。

  电脑,没错,就是电脑,在西北会展中心,超过数万平方米展厅之中,整整齐齐的摆放着一排排的电脑,最少有上万人。在这里紧张的工作者,利用电脑汇总某些数据,然后传输到终端或者打印机之中,这个场面是极为辉煌的。

  方方正正的电脑。显示器因为技术方面的原因,只是巴掌大小的一个屏,甚至这个屏是液晶的。直接从手机上移植过来,显示器。键盘,机箱。风扇,主板和主芯片,基本上,跟后世的差不多,这是杨元钊的恶趣味,在铁路局用上了电子计算器作为铁路运行图之后,众多需要计算和设计的部门,都开始要求有一个计算能力更强的工具,为此,没办法杨元钊,把计算器的核心给拿出来的,让下面的人

  请收藏:https://m.yund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