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钢铁和交通_钢铁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团和武汉钢铁集团,不同于前面的三家,这是新兴的钢铁集团。

  这是远景,其实按照未来的发展趋势的,海港的炼钢企业,更符合的客观规律,船运的低廉价格,加上澳大利亚这个坐在矿山上的国家,拥有的铁矿石无论是品味,还是数量,都远远可以满足需要,正因为如此,在海边兴建钢铁厂成为了未来的主流。

  长江这个黄金水道,未来绝对是中国的经济中心,沿江的工业带,一东一西,上海是龙头,武汉是龙尾,两大地方兴建钢铁中心,未来会基于这些钢铁中心,兴建属于南方工业基地。

  上海和武汉,都是西北有深厚影响力的地方,湖北这边,距离西北太近了,西北只要越过河南,就是湖北,至于上海,有江南造船厂和西北一部分兵力在,也是稳如泰山的,除非革命党倾全力来攻击,而位于山东的青岛,海军和陆军,随时可以增援上海,保证上海的安全。

  由于是一种新的尝试,两大钢铁集团的目的也是不同,武汉本身就有汉阳铁厂的基础,武汉的铁矿也是不错的,生产了超过1000万吨的钢铁,用于整个中国的民用钢铁和各式机械的用钢。试探着进入高端钢材和钢板的领域,并且兼顾游艇和内河船舶。

  至于上海,目的就只有一个,船用钢,远洋货船的船用钢。伴随着西北吃透了德国的技术,又使用了电焊和融入了后世的造船经验之后,船舶制造连上高峰,1913年,累积生产了1390条船,平均吨位在4000吨左右,每一艘船平均使用了800吨的钢铁,只是这个船用钢就超过了百万吨,长期在使用西北的钢铁,耗费雨大,运费也高这,在上海的港口附近,重新开启了一个大型钢铁中心。

  这样仅仅是节约的路费,就可以让造船业的消耗降低不小的份,加上周围马鞍山,还有通过海运运输其他地方,比如海南岛,国外的一些铁矿石进行生产,当量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可以无视矿石的运输成本,产生相对较好的经济效率。

  目前,这里是刚刚起步,总产量只有武钢的一半左右,原因很简单的,上海太远了,距离革命党的腹地南京又太近了,现在虽然是在西北的控制之下,西北也有能力守得住,可是一个庞大的钢铁集团,着实不合适,毕竟,澳大利亚的铁矿,还没有开发。

  庞大的钢铁产量,支撑了整个中国的建设,这一年,中国几乎到处都是工地,城市农村,从南到北,甚至连的沙漠的无人区,都是工地,一个个的建筑,在钢铁作为骨架的基础上面,奇迹般的遍布整个包头。

  钢铁不过是国民生产总值的一个基础,5大钢铁集团,不但让中国在钢产量上面,冠绝整个世界,也极大的支持了中国的底蕴,钢铁

  请收藏:https://m.yund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