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装甲列车_钢铁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些都是以后的事情,斯大林不知道,就连德国也没想到,土地是占据了,隐患也没有了,可是人口暴涨的可能性也跟随着消失了,之前输出人口还抱着,当战争结束了,再把人员弄回来,可惜德国人不知道,中国有句老话,肉包子打狗,一去不会,几千万的外出劳务输出,最终回来的不到十分之一,当时差点让德国跟中国翻脸,可惜,那时候的中国,已经把能够亮出来的肌肉都给亮出来了,强大的力量,直接让德国哑火了。

  这些后话暂且不提,此时的蒙古荒漠之中,俄军在加强训练着,党军的强大威力,信仰者的意志力,让这一只军队迅速的成军,而在广阔的西伯利亚,战斗依然在延续的

  在东西伯利亚地区,由于西北控制了局面,有源源不断的后续部队前来,一线部队继续推进,后续的部队也跟着,稳扎稳打,保持了压迫的力度。

  当然控制了距离,只是寻找人烟稠密的城市,超过一定高纬度的地区,几乎不去碰,因为那里再往北,就是高寒地带了,或许现在的季节之中,没有什么影响,冬季里面,是不可能有人生存的,传说之中的爱斯基摩人,又有多少,在整个北极圈之中,只是少数之中的少数。

  前面,在兴凯湖,差点就吃了大亏,之后,在海参崴哪里形成了一个大包围圈之后,按理说,整个东西伯利亚地区。应该是没有危险了,可小心无大错。接下来行动之中,关联极为的紧密。

  大概到5月中旬。东西伯利亚的战场上,再一次发生了变化,一直都跟在野战部队身后,一条建设大军在不停的修建着铁路,现在,当部队想着北面而去的时候,只有少部分跟随着部队,剩下都转向了海参崴的方向。

  铁路跟着军队走,本身。就是西北的长处,在中国成立在之后,再原有铁路建设兵团的基础上,又引入了民营的资本,在一系列的推动之下,生产的效率在疯狂的增加着,现在,跟在百万大军的身后,是5百万的建设部队。大小各种的施工机械,高达3万5000台,这些机械的总效率就超过了500万人,也就是说。总体的能力下相当于千万人。

  这么庞大的劳力哪怕是在西伯利亚,这样的生产效率也非常的惊人了,一跳蜿蜒的巨龙。正在向海参崴蔓延,并且在接触到了西伯利亚铁路之后。产生了一条条的环线。

  铁路的修建,一方面。是为了后勤,其实从东北到海参崴,距离并不远,哪怕是西北的消耗,用汽车运输业够了,这是一片并不靠近的北方的冻土地带,修建铁路的原因,并不只有的后勤运输,而是为了攻击海参崴做准备。

  在牡丹江火车站,也是中国最靠北端的火车站,此时成为了一个大兵营和大仓库,所有军队

  请收藏:https://m.yund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