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运力问题_钢铁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可是伴随着中国开发整个沿海,从旅顺到广西北海的一系列的港口的开发,造船厂几乎是遍布在整个中国的各个地方,5万吨的船务,仔细找找,也不是不可能。

  这边加大了生产油轮的进度,另外一边,也不能够只依靠铁路,未来,当中国参战之后,世界将会进入到空军时代,哪怕协约国的空军,并不能够产生很大的效果,可哪怕是最初级的空军,对于3B铁路也会有极大的威胁,哪怕只有一架飞机,也会制约着3B铁路的运力,作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石油,不可能掌控在别人的手中,那么从巴库修建通往巴格达的输油管道,以节约运力,并且保证安全,这样才是最佳的选择。在完成了输油管道之后,哪怕有飞机威胁铁路,也可以保证运力的,接下来江南造船厂为首的一系列船厂,会全力的生产5万吨级邮轮,按照一个半月来往一次,一艘船极限可以来往八次,也就是说一艘5万吨级的油轮,每年可以运回来40万吨的石油,联想到亿吨的分配,,最少需要400条船,即便是目前,中国拥有120个5万吨级的船务的,要完成这一切,也需要4年的时间。

  中国等不了4年,那么,及时的兴建大规模的5万吨级的船坞,就成为了重中之重,最少要保证船坞的数量达到300座,才能够保证生产能力,按照大型运输船的效费比,可以支撑大量的石油回国,保障中国的石油安全。

  先期的很长一段时间,少量的运输船,只能够来往于巴士拉和东南亚之间,这中间只通过一个印度洋的北部,相当节约时间,跟完整的相比,会节约几倍的航程的,为了方便起见,在马六甲也会建立一些石化企业,不但满足东南亚工业发展的的需求,也算是提前布局,无论是中东还是东南亚,都是石油密集的,提前兴建,也不算浪费,建立大规模的工业之后,也方便向这里的输入人口,对于中国而言,只有人员多了,才能够把这一片土地控制下来。

  协约国一直都在关注着巴库的局面,德国首先的攻克了巴库,不代表协约国会放弃巴库,俄罗斯点燃了巴库的油田,这正好让协约国相当的兴奋,10座最大规模的的油井,代表着每年千万吨的产能,大型油井对于一个产油区的重要作用,让他们知道,最少半年之内不必担心了,大量石油燃烧,造成的地质灾害,会让周围的黑海和里海受到污染,即便德国拿到了这一片肥沃的土地,也不会有多少的威胁。

  可是,中国人的出马,才10天不到,就灭掉了油田大火,很快,只要稍稍调整,巴库就会恢复原来的生产,甚至青出于蓝,获得的更加的产能,德国已经是难以遏制了,现在又获得了巴库,简直是如虎

  请收藏:https://m.yund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