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克拉地峡_钢铁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南省有没有大项目,如果是别人执政,可能还想不到有什么大项目,王荣民就不一样了,从来到中南省开始,王荣民就不遗余力的推动中南省的建设,不但他本人为此投入了巨大的精力,也推动着手下,不遗余力的寻找的,上行下效,上级喜欢斗鸡,下级就会送,既然上级想要政绩,下级也不遗余力的努力,提出了很多的项目,只不过都没有多大的效果而已,真正让中南省腾飞的,还是他从内参上面分析出来的。笔|趣|阁www。biquge。info

  看起来是这样,王荣民知道,却不是这样的,正是手下的提供的东西,让他快速的对中南省了解的,不然的话,也不会在内参和全国铁路计划之中,敏锐的找到了铁路建设为突破口的,毕竟不了解整个中南省的家底,不了解铁路贯通之后,对于中南省的直接好处,只是为了政绩去争取铁路,争取到的,也不过是一个中央配套投资而已,后续的很多东西,无法达到预期效果,不但领导者的能力会大打折扣,就算是再大的关系,接下来谁敢帮助你。

  中国讲究的可不是关系和派系,从上到下讲究的就是实际效果,或许可以用人情和手段,通过一次投资,一旦这个投资没有起到应有的成效,或者造假,不但跑工程的要被问责,上面批准的和参加研讨会的同样会被问责,正是这个制度,才让中国的不少大型工程,没有流于形式,反而起到了相当深入的效果。

  王荣民清楚的记得,在他找突破的时候,就在二年前,他在接手了中南省一年多的时间,在各方面站稳脚跟,掌握了实权的时候,基本上开启了铁路计划的时候,有本土商人提出的一项计划,克拉地峡计划,用克拉地峡贯通印度洋和太平洋,为中南省带来大量航海红利,推动中南省的发展。

  题目很大,最终的效益也相当的惊人,当时王荣民还深入的研究了一下,原来这不是新提出的,或者为了迎合他这个省长的喜好而建设的,早在200多年前的18世纪,就有人提出了克拉地峡的动议,不过那只是一个意向,根本没办法投入实际运营,算是在这个区域有了这么一个事情。

  真正推动克拉地峡的,是中南省泰国的国王,朱拉隆功是泰国一位力主革新的国王,曾遍访欧洲,为泰国引进西方的先进科技。当时的国际海运业已有了相当的规模,因此开凿克拉运河,让太平洋与印度洋间海运航道便捷的构想便应运而生。那时国际间协力兴办巨型工程还不成时尚,单靠泰国的实力绝难胜任,泰国当时没有钱推动这个计划,连启动资金都拿不到。

  现在,包括泰国在内的全部中南半岛的国家,都归属于中国之后的,在了解了中国实力之后,

  请收藏:https://m.yund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