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五十七章 纺织女工_钢铁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通货,有可能比较少。可是白银方面,几百万良。简直跟玩一样,八家每一家拿出来200万两,这些都有些堆积如山的感觉,很快就把一个仓库给装满了。

  如果换成别人,或许还在头疼,到底如何把他们转换成白银,兑huàn成银元或者货币,可是对于杨元钊而言,直接借用一体机制造。2000万两的白银,不会超过600吨,以现在一体机的加工能力,绝对是很快就加工出来的,变成新制zuò的光洋。

  白银在逐步贬值,把白银拿在手中,是不行的,好在现在世界各国,还认可银币。一部分直接拿到各大银行,换成黄金或者是世界上主流的货币,另外一部分,拿出去购买各种生活必需品和棉纺织原料。这些才是一个工业基地,腾飞的基础。

  这个棉纺厂,要兴建起来并不容易。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比如说。大量的厂房,棉纺织厂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12万锭的前提之下,还有大量织布机要消耗这么多的棉花,差不多就需要小一万人,这么庞大的人数,加上厂房,只是一个棉纺织厂占地就超过几平方公里,入冬了,包头的公路还在修建之中,可是这个厂房工作也需要继续的推行,还是劳烦钱虎,钱虎一个脑袋大了几个,好在,有之前的熟练工人,还有之前的经验,勉勉强强的把人弄够了,好在,一期不是全部上马的,大概是6万锭左右,织布机暂时只是保证了700张,第一批的工人,只有4000多个,各地招募过来的熟练工人,加上新招募的工人,勉强的够用了。

  循序渐进,才是根本,一天之内兴建起一个大型产业基地,天方夜谭一般。

  只用了5天的时间,杨家,尉家,刘家从各地招募而来的纺织女工,就集中到了包头了,2200多人,乘坐了快300辆马车,几乎每一个马车之中塞入进去七八号人,3天几乎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快速的行进之中,到了包头,不少人的精神萎顿,灰头土脸的,看不出原来的样子。

  关于人员的基本信息,早在2天之前,就快马加鞭的送到了包头,现在刘澍带领着项目指挥部,开始对这些人进行研究,几次工厂的兴建,还有几次工程的调整,刘澍对于现代化工厂的管理,算是有了一知半解的了解,他知道,任何一个工人,单打独斗,哪怕力量再强,也没有什么,除非,能够强到李明生的这个程dù,这样的人,整个中国,又有几个呢。

  三大家招募的这些纺织工人,最差的,就是进入到工厂一两年,或者是两三年,因为实力,或者其他方方面面的原因,没有在纺织工厂做下去的,这些人,被归成了一类,她们恐怕只能够作为最初级的工人,稍稍上机实践一下,就能够成为纺

  请收藏:https://m.yund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