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四十九章 标准化_232_钢铁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师,还没有成为工程师,从事的是基础的外围工作,一定程dù上面,对于水泥厂的规章制度也算了解,李明生跟约克一起,对水泥厂的规章制度重新的开始制定,两个人都是对于工业非常了解人,几乎没有耗费多少的功夫,就完成了对水泥厂的基本调整的工作。

  几个简单的规章制度,操作流程,在李明生的大力推动之下,严格的执行了起来,最终,在经过了短暂的波折之后,就迸发出了极高效果,良品率在一周之内,提升了12,产量也随之增加,差不多增加了15,从每天稳dìng的7200桶,一举增加到了9100桶,几乎达到了水泥厂所能够生产的极限,平均每一个煅烧炉的产量超过3000,这是一个几乎灭有多少失败产量。仅此一项,整个水泥生产的成本,最少降低了两成以上,这也代表着效益有着巨大的提升。

  李明生真切的感受到了这个效果,开始认识到,有时候,严苛的制度,不一定是不近人情,打个比方来说,就比如水泥炉的清理,看起来不起眼,有时候,可能两三遍的就可以清理完毕,最少表面上,是看不到炉渣的,可是德国方面是规定的5次,刚刚开始改动的时候,负责这个工作的,有些叫苦不迭的,明明两遍就可以完成事情,为什么要五遍,这不是折腾么,可是作为管理者的李明生,不知道这样做,到底有什么好处,却从的实际的效果之中看出来好处,以前水泥炼制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现在不复存zài了,负责观测水泥炉的,可以更加的清晰,以前造成影响和困扰的,也不会出现,现在李明生的弟子之中,最熟练的,差不多能够做到9成,但是这样的改进之后,可以做到九成五,还有就是炉内的情况,可以得到更加方便的控zhì林林总总的几项加在一起,水泥厂的效率显著的提升了。

  李明生这才知道,自以为在水泥这个行业之中,过了几十年的时间,对于水泥的各个领域都非常了解,但是从某种意义上面说,还是门外汉,这些懂得不懂的,加在一起,就形成了一点点的差别的,现在是更改的时候了。

  也就从火碱工厂开始,标准化和体系化,似乎扎根在了包头的工业之中,首先是水泥厂,然后,就连砖厂和面粉厂,也进行了这个标准化和体系化的改革,虽然只是作坊一级的,但是方方面面都非常的严格,这或多或少的都提升了包头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在一定程dù上面,为包头的腾飞,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肥皂厂已经完成了试生产的过程,目前正在紧张的调试之中首批的完成的肥皂,已经通guò杨家和尉家渠道流入市场了,质量不错,且价格低廉,只有洋妮子三分之二价格包洁肥皂,一下子占据了山西蒙古,河南陕西的一部分市场,几乎是供不应求,良好的现金回馈,还有水泥,砖头,面粉肥皂,包头的产品开始丰富了起来,也引来了部分的头脑灵活的商人,他们开始试水走包头这边的商路,一些到包头这边卖皮货或者其他产品的商人,开始试探着,把一部分包头商品带回去,这样包头的商品,在潜移默化之中,开始越来越远了起来,形成的口碑也在民众之中漫延开去。RS

  请收藏:https://m.yund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