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三章 走遍包头_钢铁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乎相当于后世的200万人民币的日收入,绝对可以算的上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明天就要启程,前往上海了,估计要一个多月,最快会在4月初的时候回来,储藏空间比分解空间大出1000倍,当时杨元钊感觉到很大,可是当真正要出远门的时候,才发现,这个空间太小了,要知道1000倍的空间,不过是支撑他分解7天不到,剩下的一个月的日子,还需要找东西分解,那个时候,就找不到如此高价的东西了。

  趁着最后的这番功夫,再分解一天好了,多2万,也是两万,杨元钊几乎整天都呆在金矿的矿脉之上,这个矿脉是一个大型矿脉,保守的估计,金储量70万公斤以上,也就是公制的700吨,比不上上千吨的特大型金矿,在后世也是一个惊人的财富,更何况是在20世纪初,比较贫穷落后的中国。有了一体机,所有的计算储量,都可以通guò一体机,化为真正的财富,这个才是一体机最强大的地方,任何只是蕴含的微量元素,都可以通guò一体机,完整的提取出来。

  太阳西陲,不管如何,总要回去了,杨元钊略微的有些不舍,可是口外的夜晚,毫无防护的在这里,不亚于自杀的,看着一体机之内的空旷,杨元钊伸手按向了地下。8000立方,看起来很大,可是真的挖起来,也就是20米方圆的正方体,他用了了十来次的,挖掘了足够的数量之后,暂且够了,第三级解禁之后,要一万次分解,才能够升级,分解区相对而言,有些小了点,一次甚至无法储存,完成一次升级解禁所需要的全部材料。

  杨元钊拖着略显疲惫的身躯,回到客栈,哪怕经过穿越,变得强壮的身体,也架不住他来来回回的折腾,这一周来说,他几乎走遍了包头的每一个角落,甚至是黄河的另外一边,也乘船过去了,基本上,对于包头的资源,做到了如指掌,具体的计划,已经在他的心中,绘制了一幅蓝图。

  房间里面有光亮,推开一看,杨悦正等着他,他们说好了,明天就出发了,跟着杨家的马队,前往太原,这段日子,杨悦跟杨元钊走的很近,杨元钊不是学农学的,可是他对于农学的很多发散性思维,对杨悦来说,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在种棉花和麦子之中的一些见解和看法,一针见血,杨悦面对杨元钊的时候,总有一种,在耶鲁大学见到农学资深教授的感觉,几乎每个晚上,杨悦都会来到客栈等他,积极的讨论有关棉麦轮种的一些注意事项。

  杨元钊对于农业,了解很有限,更多的,其实就是在21世纪,帮助乡下的伯父,种棉花的那些东西,很多已经尘封已久的记忆,在相互交流之中,慢慢的被引导出来,或许,当时不经意

  请收藏:https://m.yund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