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三十四章 超级市场_钢铁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在这里花费了50元,这在之前,是完全不可想象的。

  每一个,不是每一家,这么说一些七八口之家,平均下来,就是几百元,这代表着什么,50元在一年前的包头,可以起一座青砖大瓦房,代表这一两亩的土地,现在,随随便便就花在超级市场中了。

  调查和档案,已经成为目前包头重要的一个特色了,就算是超级市场也不例外,众多的店pù,不好管理,作为实际的控zhì着,也会衡量一下人流和消费额,甚至每一家都有单独的清单,当这些清单汇聚到一起,就形成了一个商业上面的报告了。

  单人的消费,当然还是富豪阶层,一掷千金的有,位于三楼四楼的精品男装女装,专门针对这个层次,每人每次的消费额都在200以上,最多的是侯金盛,这个包头本地的大地主,在短短的一个腊月,足足消费了12000元,这其中,包垦公司丰厚的分红,加上对于远景的逾期,是他大手大脚的根源,剩下,一万到的几千不等,数百位富豪们的总消费额,达到了150万,几乎占据了整个销量的快一成。

  这个阶层,注定不是消费最高的阶层,消费最高的,居然是工人,14万的工人,平均人均消费达到了70元,单独的消费,远远比不上富豪,可是总量巨大之下,消费总额达到了1000万,还没有统计配偶的消费,相信,算上配偶的消费之后,会更高,就算是1000万,也占据了大半壁的江山,比富豪的消费额度不知道高出了多少,工人们,什么时候,有这么大的购买力。

  剩下的,才是富裕起来的农民织工,他们借助着包头的政策,或多或少的拥有了一部分的资金,他们贡献了300万左右,剩余,就是往来的客商,他们在包头进货的时候,还是会来一下超级市场的,毕竟,成衣也好,一些电器也好的,基本上,不对外销售,价格相对比较贵,也没有一个完善的销售渠道,贸然的进入到不熟悉的市场也不好,作为服装厂的直接控zhì者,杨元钊也知道,服装厂在包头创zào的这个奇迹是怎么造成的。

  所以刘澍的大惊小怪,杨元钊一点都不在意,推动经济,有什么比涨工资更好,工人不是农民,相对而言,储蓄的习惯比较小,确切的说,每天的一qiē,都需要买来,买的多了,就会形成习惯,后世的淘宝党,不就是这样,哪怕是信誓旦旦的剁手,可长期以来培养的习惯,造成了她们惯性的消费。

  包头周围,土地兼并前提下,人人都想买地的情况下,土地的价格,相对于半年之前,有了很大的提升,不能买地,工厂又承诺,在一两年之内,建造其楼房,有什么人,愿意把钱留着当棺材本,西北的一qiē变

  请收藏:https://m.yund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