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三十四章 上海急电_钢铁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惜发现无线电,跟制zuò出无线电报发报机和接收机,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暂时,对于包头而言,信息的速度还可以接受,最多,接下来,开通从太原到包头的有线电报线路,这个应该不难解决,从某种意义上面,就解决了信息通讯的问题。

  公共的电报线路,保密性不高,换成以前,杨元钊不会太在意,可是现在,每一笔的动静,都是成百万,甚至是上千万的情况之下,不得不用保密措施。

  这个三个火枪手,就是杨元钊跟哈比约定好的密码本,数字代表着行列第几个单词,三位一体,就可以找到合适的单子,把上面的密码给翻译过来,这只是防止泄露的一个方面,又不是军用的信息,不用搞出来一个密码机来。

  内容很简单,就是让哈比去东南亚,收购一批橡胶种植园。

  橡胶是一种天然工业原料,在很多的工业领域,拥有着极大的作用,特别是硫化橡胶,只要完成,对于汽车等产业的推动,绝对是难以想象的,对于橡胶的需求会骤然的加大,供需不平衡,再加上这个时代资讯并不发达的情况下,酝酿了连续几年的橡胶泡沫,最终,形成了一个以橡胶为主的金融风暴,甚至影响到了中国,从某种意义上面说,清政府之所以垮台,有它的必然原因,可是跟橡胶也是搭了一点的边的。

  如果不是橡胶风暴之中,挪用了筑路款,赔的血本无归的四川商人,也就不会有四川的护路运动,而清朝中枢也因为橡胶的动荡,而紧急的调用大量资金,因此把注意打到了铁路上面,两者集合,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滚滚大势,杨元钊不会,也不能去改变,推翻清政府,是历史的进步,他不会阻碍他,对于清朝的辫子,他从来都没有什么好感,可是减少中国人的损失,顺便给外国人放放血,还是可以,东南亚,现在还是一片处女地,目前的橡胶中心是在巴西,而未来,历史证明,东南亚,是橡胶最适宜的地方。

  让哈比去东南亚,一方面,是为了这个目的,另外一方面,也在布局,未来的中国,生存空间的已经被压缩到了极点,北边就是俄罗斯,南边就是东南亚,未来的世界大战之中,是势力和国家的洗牌,也是名正言顺的获得国土唯一方法,欧洲和美洲,或许可以称之为白种人的,可是亚洲,必然是黄种人的,确切的说,中国,会成为亚洲的主导力量。

  街道上面,平整而干净,有了从超级市场之中收取的费用,包头有资金进行市政建设,而第一件事情,就是整治卫生,大量公厕的建立,让包头变得干净了起来,有专门的人员管理和打扫,人们也形成了讲究卫生的习惯,最起码,在街边大小便的现象,早已经是消失了。

  前方,正好碰上了

  请收藏:https://m.yund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