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一十六章 试验成功_钢铁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键是控zhì性,精准的控zhì,合理的余量,才能够让整个铺设的工作合理而快捷。

  司机熟悉了火车之后,后续的人员,在杨元钊的命令之下,上了火车,开始通guò各种控zhì机qì,进行铺设的作业,因为不熟悉,加上这个机qì还有这样那样的考虑不周的地方,毕竟杨元钊解决的只是机械和严密性的问题,一些舒适性性,甚至是只有开始工作之后,才能够发现的不足,需要通guò不断的实践才能够解决。

  好在,所有人都看出来,这个机qì的用途,很少使用机械的铁路铺设领域,居然被杨元钊创举的弄出来一个像模像样的机qì,虽然有一定的问题,却也极大的节约了人力。

  整整一个下午的实yàn,机车和传动装置配合,效率极高,却也有小问题,大量工程师和技师的帮助之下,对一些枝节进行了修改,最终,这个机械可以成功的运转起来,效率相对的很高,甚至超过了所有人的想象。

  铁轨铺设机,成功的完成了的,接下来就是枕木了,哪怕是后世的,在杨元钊看来,对于枕木也没有太好的方法,也不能够全部用人力,这样耗费太大了,也会拖慢整体的速度,杨元钊选择了两种解决方法,一种是小型的车辆,可以单独吊起和拖动枕木的,另外一个则是类似于钢轨铺设那样,大型的机械,这个机械,不能精确的把枕木铺设到合适,一步到位的位置上,可以简单的进行移动和铺设,这样节约了大量的人力,大型和小型配合,这样,勉强可以让枕木的铺设速度,跟得上钢轨的铺设速度,稍稍有些瑕疵,却不明显,只不过跟钢轨铺设相比,使用的人力会增多一点。

  如果参加实yàn的其他工程师,知道杨元钊会是这么的一个想法,绝对会惊呆的,一辆火车头,差不多需要7个人操纵,枕木铺设因为使用的机qì众多,加上微调,总计需要70人左右,但是效率呢,在不完全的铺设配合之中,15分钟的时间,完成了72根钢轨的铺设,这就是800多米,几乎要一公里了,这样的速度,几乎是别人500人一天都未必能够完成的施工量,而且还是轻轨,不是这个重了许多的重轨。

  筑路机械的完成,让杨元钊兴奋无比,把施工的工人和队伍组合起来,暂时先磨合和实yàn铺设,单独使用人力的,跟使用机qì的施工队,其中的差别,就是熟练度的问题,从包头兴建的一系列的工厂,就可以看出来,一个刚刚上手的工人,跟一个经过了长期培养,跟别人配合默契的工人比起来,生产的效率差别更大。

  包头这边,暂时不具备铺设的条件,可是在白云鄂博有啊,伴随着一个个的高炉的建设,大量物资,需要在

  请收藏:https://m.yund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