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三十四章 电力时代_钢铁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澍走了一会,杨元钊让大寒把包头之前的书铺,还有负责报纸印刷商会负责人给找来,包头日报现在已经达到了10万份的订阅,因此,印刷量很大,借助着世界上比较先进的印刷机qì,加上包头研究院对于机qì的部分改造,包头日报的印刷效果不错,目前已经变成了每天一张报纸,虽然幅面上,减少到了2张8开,但是单个报纸的价格降低了,广告费也是节节攀升。

  广告费的上升,一定程dù上,降低了报纸的总成本,现在报纸的价格,一定程dù上,已经在本身成本之内,低廉的价格和实效性,让包头日报的影响力逐步的扩大。

  很快的,一个典型的山西商人模样的人,还有一个旧文人样子的人,来到了杨元钊的办公室里面,他们也算是一些消息比较灵通的,见到杨元钊,当然不会吧杨元钊看成一个富豪或者是财主,他们知道,整个包头市在杨元钊的控zhì之下的,杨元钊可以说是包头的无冕之王。

  简单的嘱咐他们几句,特别是之前书坊的,他只能够被称之为手工作坊,但是毕竟出过书的,询问了过去书籍要如何的印制,需要什么样的工具,就打发他们回去了,教材还没有编制好,现在说印刷还早,今天主要是询问,课本一共是一套书7本,一共15万套的()话,需要多长时间。

  负责印刷的商人的话,让他微微的吃惊,需要的时间不长。一周足够了,那么距离开学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也就是说,最多5周的时间。杨元钊需要把教材给弄出来。

  教材,杨元钊会参考目前太原使用,还有中国其他的城市使用的教材,还有就是哈比从其他国家购买的教材的,当然了都是翻译过的,以后世的眼光来编写,这其中,数学,物理。化学等教材,会交给一些教育人士整理并确定,这些在招募教师的过程中,也招募了一些,对小学教育和普及教育有一定兴趣的人士,这些人,对于包头的帮助一点都不比之前的那些教师少多少。

  唯一需要杨元钊亲自完成的,就只有语文教材了,确切的说。是一年级的语文教材,以汉语拼音和简体字为主的教材。

  汉语拼音,作为入门的教材,杨元钊曾经学过。却忘jì的差不多了,他甚至不记得这个到底是怎么教学的,可是他有一本新华字典。完全可以借助着新华字典,回忆一些东西。比如说,声母韵母。汉语拼音的一些拼写规则之类的,这些之余普通的一年级学生而言,应该是足够的,作为学习工具,记忆拼音比记忆单纯的汉字要容易许多,现在唯一要考虑的,就是培养一批可以教授汉语拼音的,这恐怕只能够杨元钊自己上。

  用成人的智慧,特别是懂得不少汉字的情况下,学习汉语

  请收藏:https://m.yund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