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三十八章 高速重载车厢_钢铁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佑的要求,杨元钊猛然的一动,他虽然推动了铁路的建设,也准备了一些火车头的图纸,却没有最终确定下来,用怎么样的火车头,借助着去上海的机会,杨元钊其实已经把整个中国,正在运行的车厢和火车头,全部都梳理了一遍,马力都不算太强大,当然了,也算是中型的火车头,他们都是旧的,材质方面,还有设计方面,都有很大的问题。

  杨元钊准备的,当然不是直接进口,重型火车头,是战略物资,谁也不会出口,要么,就用这些旧的,要么就研发出新的,缺一不可的,想到一直都没有头绪的包头铁路任务,铁路似乎并不是只有铁路本身,还需要有火车头,有司机,有售票员,有运营的人,只有这些都解决了之后,铁路才真正的可以被称之为真正的铁路。

  先用拖字诀,把詹天佑稳住,在已经铺设钢轨的厂房之中,找到一个空荡荡,杨元钊放下了两台蒸汽机车,现在每小时16吨的生产能力,一辆轻型机车,也就是一两个小时的关系的,而当他放下之后,果然,在一体机的任务菜单之中,看到了800公里的铁路的详细完成度。

  目前的完成度是70%,铁路的总里程是4556/800,已经超过不少了,可是在其他的配置之中,比如机车需要32辆,信号灯,指挥器,人员之类的,都有详细的描述,这些才是真正铁路任务需要完成的,也就一跳真正,可以完美的来运营的一条铁路。

  知道了这个任务的完成,需要完整的铁路,杨元钊放下心,只要他现在不停的生产火车头和车厢,最多7天时间,在铁路完全贯通的时候,全部都会解决了,可是辛辛苦苦生产出来的重轨铁路,就开行轻型机车么,最起码应该是重型机车,杨元钊决定,两手准备,一方面,通guò德美洋行的关系,从国外进口,机车这方面,重型载重机车,不容易到手,可是车厢和附属设施,就没有这么关键了,用一些心思,还是能够得到的,这就让杨元钊只把心思放在机车本身就可以了。

  杨元钊完全可以在这些火车头的基础上,研制出合适牵引机车,这方面,没有比动力实yàn室和蒸汽实yàn室最合适的,根据铁路的载重,综合考虑了速度和马力方面,杨元钊决定,以其中的一款火车头为基础,加大蒸汽机,用合理的管道管理和密封,完成对于火车头的优化,这点之前设计铁路建设机qì的时候,已经在进行了,只不过因为这是一个体系的工程,不能单纯的提升一个方面。

  之前筑路机械,马力上,已经比轻型机车,最起码提升5倍,而且在原有的往复式的基础上面,变成了舰船比较常用的三涨式的结构,更加高的利用率,让这个火车头,已经

  请收藏:https://m.yund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