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三十九章 广播塔_钢铁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说,是电子长在千百次,甚至是上万次的实yàn之中,生产处各种各样的电子管,然后杨元钊从中间选择了一个最好的,通guò复制得来,稳dìng性相当的好,使用的时间,已经超过了电子管的记录。

  发射端功率强大了,接收端的装置,更加的细小,只有一块砖头那么大,其中使用了超外差电路,只是这个,就已经足够惊人了,要知道,真正的历史之上,超外差电路的收音机,要在3年之后,才会诞生,由此也可以看出特拉斯的强悍的,不但使用了这个电路,还用交流电代替直流电,也就是说,收音机可以借助着外接的电源进行供电,而不用电池,这一定程dù上面,减少了收音机推广的难度,高性能,可靠的电子管,让收音机的信号相对于矿石收音机更加的出色,实yàn室之中有矿石收音机,那是初期的实yàn产品,到了完成设计,把电子管用上之后,推广的时候,就只有电子管了。

  对于电子产业的不熟悉,杨元钊不知道,在他的推动下,几乎跨越了一个阶层,估计知道了,他也不会在意,电子产业的发展,电子管只是最低级的,未来的半导体,晶体管,甚至是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才是电子产业真正的发展方向,而收音机和广播电台,只不过是电子很多应用之中的一个。

  几个穿着白色褂子的工作人员,正在对着一台古怪的机qì进行调试,杨元钊不是爱好者,他要求制zuò出来的机qì,要有相当的实用性,也就是说,不是那种类似实yàn室,或者是测试性的东西,必须兼顾稳dìng性,故而机qì比所有的无线电发射机都要庞大的多,跟几年前,美国发布圣经的发射机相比,功率上最少大了30倍以上,而且性能稳dìng,可以把语音转换成无线电讯号,发射出去,然后通guò接收端,转化为人的声音,这让这一台机qì,有了基本的使用性能,发布广播,组建广播电台的能力。

  “测试都已经完成了么!”特拉斯问道,这几个,都是无线电研究所的,其中有7个外国人,分别来自不同的国家,都是无线电的爱好者,其中还有2名华人,最后的一个,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他甚至没有留学的经历,在天津完成了中学,通guò渠道进入到了西北,并且因为出色的天赋,进入到电力试验室,一直跟到现在,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员,专门负责无线电发射方面的实yàn和研究,是特拉斯比较重要的助手。

  这个人叫江振华,也是最被杨元钊所看重的,未来的电子实yàn是,他跟两位华人绝对是当仁不让的主导,甚至未来的地位,会是包头电子行业的主要负责人之一的。

  “已经完

  请收藏:https://m.yund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