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六十八章 种植园_钢铁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口不过是几百万而已。

  因为小船转运,好在海岸线绵长,通guò30个方向,持续不断的卸下农民,数百艘小船川流不息的,也就是大半天的时间,就卸下了,除了他们本身,还有他们所携带的少量行李和生活资料,然后,就离开了,一辆辆的马车,是双轮的,不是四轮的,在东南亚的丛林之中,要开辟出一个机耕道,都非常的困难,四轮马车根本就跑不开,好在,海湾距离他们所在的农庄,不过是10多公里,大半天的时间,足以让他们赶到了。

  赵四毛看着这一片雨林,到处都是绿色,浓郁的绿色,是农民们最喜欢的颜色,两轮马车速度不快,孩子们,在离开了海洋之后,似乎也都活泼了起来,甚至有些到旁边,采集花朵,互相嬉闹,然后拿着花儿幸福的对着长辈们大喊。

  半途休息的时候,赵四毛走到了旁边的树林之中,用手捧起一捧土,闻着土壤里面的味道,他很清楚,土地很肥沃,不同于中国,种植了几千年的土壤,这里的土壤,一直都是野地里面,只要洒下种子,就能够获取收获,真的来到了一个好地方,如果在这里获得土地就好了,至于炎热的气候,多多少少让人不舒服,却没有引起赵四毛的感慨,农民,本就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吃苦是肯定的,只要可以吃饱肚子。

  这是一片新的农场,也只有不停建设新的农场,才可以容纳这么多的人,之所以一下子弄到27万,是因为这一片地方太大了,这是一个很大的半岛,荷兰本就没有多重视,却足足有500多平方公里,这里也曾经被荷兰部队清剿过,除了少数的土人之外,没有大的势力,在德美付出了1500万美元的代价,获得了这一片土地,租期30年,每年还要支付700万美元。

  这笔钱,杨元钊毫不犹豫的就给了,500平方公里啊,包头现在能够影响的地方,才多少啊,在这一片沃土之上,完全是一张白纸,只要他们努力,必定会建立一个不一样的天地。

  先到的农民微微的有些失望,这里没有房屋,只有一些窝棚,好在,这里不是东南亚的雨季,这些人也都是勤劳的农民,就地取材,借助着竹子和一些木头,他们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之下,搭起了一个个竹屋,几千个各式各样的竹屋,就这么的在印尼拔地而起了,因为潮湿和雨季的关系,这些竹屋,都是两层的结构的,宽大而且清凉。

  适应和休整了差不多一个星期的时间,当所有人都安顿下来了,不是没有人不适应当地的环境,随同而来中医和东南亚的一些土医,包括从兰芳国内,找到的一些中医,对于这些东南亚常见的病症,非常的有帮助的,一万多人,除了少部分还在生病的之外,剩下的

  请收藏:https://m.yund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