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章 AK11_钢铁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转了一圈,得到了一系列的回答,冯玉祥详细的询问了每一个士兵,对于射击时候的感觉,甚至对成绩做了一一的核对,从某种意义上面说,这是在耽误测试,可是冯玉祥的身份,却让士兵们都听从命令,根本就没有想别的,认真的回答他的问题。

  这也帮助冯玉祥,了解这把枪的基本性能,,这是一把好枪,经过简单的训练,士兵可以很轻松的在短时间,射击出一个弹夹的子弹,一个弹夹的子弹是30发,按照杨元钊的说法,未来,还会有60发的大弹夹,那样的话,整体的重量,或许会提升,但是射击的密集度也会提升。

  对于只是携带了50-100发子弹的士兵而言,这样的子弹投射能力,似乎有些太大了,当冯玉祥向杨元钊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杨元钊忍不住笑了,却没办法多解释,因为在中国,从枪支出现开始,一直到几十年后的抗战,子弹从来都是省着用的。

  可是在这个世界上,现代战争的雏形已经出现了,从一开始,就摆脱了过去战争的模式,遥远的二战不说,一战时候,万颗子弹带走一条人命,这是现代工业战争的标志,这样的数量恐怕在中国,连想都不敢想吧。

  当然了,一战是壕沟战,精确度不高,可是如果减去大炮,追击溃兵,军舰轰炸的死亡率,这个数量非常惊人。至于二战,因为战争形shì的改变,欧洲战场大概是5000发,世界平均的话,大概是2万发,略低于一战的时期,同期的中国,拿TG的敌后战场来说,一共消灭了52万日军,加上同等数量的伪军,算下来是一百多万,可是弹药的消耗,BL军和XS军加在一起,弹药总量大概是3000万-4000万之间,手榴弹大概是八百万枚,火炮之类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TG当时没有大量的火炮,这样平均30发左右下消灭一个敌人,在世界上面也极为罕见,从某种意义上面的证明了子弹的利用率高,可另外一个方面,足见中国子弹缺乏到什么程dù

  从一战开始,军队开始追求单位时间之中的弹药投射能力,而这一把突击步枪,还远未达到AK的效果,好在已经有了影子,重量较轻,机械性能也相当的好,比不上轻机枪和通用机枪,却是可以接受的步兵单兵武器。

  “后勤方面请放心,即便是在不方便补给的情况下,这把步枪变成单发的,也相当不错!”

  冯玉祥想了想,没有继续的坚持下去,后勤包头一直都做的不错,他们拥有的大量火炮,特别是155重炮,作战部位都要达到45公斤,加上20-25公斤的弹药筒,总重量特别的大,75发一个基数,在配备3个基数左右炮弹的情况之下,一门155重炮要想发挥作用,

  请收藏:https://m.yund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