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六十九章 到底是什么_钢铁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兵不等于部队,暂时来说,对包头而言,部队的数量不可能获得很大的扩张。

  军官太少,没错,军官,就是军官的人数不足,这段时间,看因为南北开战,南北双方都对军队相当的重视,除了之前被挖走的军官之外,能够剩余下来的,不管实力怎么样,都得到了提升,对于这些刚刚被提拔的军官,包头的吸引力已经大大的减弱了,包头能够到手的极少,至于包头本地,因为连续的扩张,已经让西北军校几乎被挖空了,要想把新扩编的士兵都变成部队,需要的军官数量很多,军方的触角,开始触及到军校,哪怕只经过了不到一年的培养,却也比泥腿子强。

  本来这是好事,在军方看来,放宽条件,让军校生可以提前就业,可这下子蒋百里愤怒了,直接叫停了军方的这个做法。

  蒋百里是杨元钊任命的军校校长,得到了杨元钊的大力支持,几乎是不遗余力的建设了一个庞大的军校,他跟一些志同道合的军官,开始摸索中国军事院校的发展,目的就是建设一个正规化的,服务于军国民计划军校。

  这个目的很远,要传授的东西很多,哪怕是最基础的东西,最少也需要1-2年的时间,才会深入到他们的骨子之中,在他看来,之前仓促上马,补充到军队之中的军校生,从某种意义上面,只是半成品,甚至会有很大的危hài。

  可是在去年,这是没办法,过因为北洋军的逼近,在生死存亡的关头,总不能看着西北灭亡吧,只好屈从了,这段时间,当战局平复下来之后,为了弥补之前的做法,还不断的进行短训班,把这一批军官,还有在战争之中涌现出来的一批军人,进行了的突击拔高,为的就是防止心血白白的流,让他尽可能的接受更加系统的培养。

  上一批的后遗症,还没有彻底的弥补,现在,军方又要把手伸入到军校,这是绝对不允许的,这些从去年开始,才刚刚入校的学生,满打满算,受过的教育都不到一年,跟之前的不同,这些学生大部分是没有军旅的经历的,一张白纸才好作画,之所以选择这些有一定的西学基础,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就是为了实现他的理想。

  对于这些人,蒋百里是准备用2年,或者3年的时间,逐步培养的,只要培养成功,西北军校形成一个传统,未来会有源源不断的军官,补充到西北军的体系之中,西北在2年之后,再也不缺乏合格的军官,完善的机制有时候,比数量更重要。

  蒋百里的这种理想,跟现阶段军方扩张形成了一定的矛盾,蒋百里的坚硬跟军方的诉求,双方不可调和,最终闹到了杨元钊这里,杨元钊没办法,双方说的都很有道理,想了一下,西北军事扩张不如之前的那么急切,也需要持续

  请收藏:https://m.yund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