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七十一章 召集军议_钢铁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毕竟是欧洲国家,并且是欧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被称为灰色牲口的士兵,可以承受住百万级别的损失,这是所有欧洲强国所不能承受。

  中国人口众多,西北又占据了中国人口的精华部分,1亿的人口总量,按道理说,人口比起俄罗斯不会少到哪里去,可是对方毕竟是一个国家,西北是一个地区,百姓们是来挣钱,西北可以给他们好日子过,却因为成立和集中的日子比较短,一旦牺牲的人员过多,超过了人民所能够承受的极限的时候,西北的稳dìng也就分崩离析了。

  也就是说,跟俄罗斯对抗,甚至是远东军区对抗,都可以,一旦跟俄罗斯打一场全面战争,那就真的要思量一下,杨元钊来到包头才3年,包头快速的发展,证明了他的步骤的正确,如果在这个时候,拼尽全力跟俄罗斯打一场决定命运的战争,吃亏的肯定是包头。

  不能不打,又不能大打,这就是一个矛盾,如何处理好这个矛盾,是杨元钊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没等他思索多长时间,大量的参谋们,接到了通知,汇聚到了作战室,他们没敢多说,只是按照命令坐下。

  接下来冯玉祥,蒋百里,蔡锷,张孝淮等先后到达作战室,这些高级军官和对国际形shì,地缘政zhì有着较为明确的想法的高层,一起的汇聚到了一起,共同研究这一个突发事件。

  所有人之中,冯玉祥是第一个到的,他最近一段时间,都在包头,处理一部分士兵复员和病员补充的事情,忙的是脚不沾地的,包头缺乏军官,特别是底层军官,之前的扩张,已经让所有的潜能都用掉了,这也是他伸手到西北军校的根本原因。

  杨元钊的出面,加上蒋百里的抗议,他不得已,跟西北军校达成了一个协议之后,他不可能再无休无止的招募士兵,又不能停下来,他想到了之前杨元钊跟他随口提过的预备役的想法,把部队之中,不太适合的军队,或者实力较差的士兵,暂时转业,等于从正规军转为预备役,以工作为主,顺便的,每周参加2-3次,由内卫部队和警备队举行的军事训练,保持一定的状态,这样之前严格训练的东西,不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忘掉,只要军官到位,编制到位,这笔人员会随时应招入伍。

  这也是杨元钊特别提到的预备役的概念,跟之前的民兵和准军事化组织不一样,这是真正的从正规军之中裁员,转业一部分弱点的,剩下的转为士官或者低级军官,再招募一大批新兵,形成循环和优胜略汰,在人员和部队规模不大幅度的扩张的情况之下,在兵员素zhì和技术装备上,实现军队质量的提升,只要撑过这三年的时间,当西北军校的学生大量的毕业之后,西北必然会是一个

  请收藏:https://m.yund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