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百七十七章 犯了错误_钢铁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边的刘澍,把跟聂云台商议的过程,用电报的方式报告给了西北,从这一次的会见上面,双方都比较满意,万吨的特种钢,订单总价格超过了1200万元,这也算的上太原特钢投产之后,第一个对外的大规模订单。

  太原特钢,同样是在杨元钊的推动之下进行的,虽然总产量只有白云鄂博钢铁厂的六分之一的,只有太原另外一个小型钢厂的二分之一,但是太原特钢的利润是惊人的,在发动机,蒸汽轮机,汽车部件,弹簧钢和减震方面,太原特钢的产品拥有无可替代的性能,利润也保持-优-优-小-说-更-新-最-快-WWW.UUXS.CC-了超高的程dù。

  同样重量的钢材,即便是加上了添加剂和淬火加工手段,增加的成本并不高,关键就在于科研上面,真的要把科研方面的成本加上,特钢的利润率不算很高,可是西北因为有一体机这样的逆天神器,在生产大宗商品上面很出色,在材料上面,更加的出色,特钢能够生产17个门类,192种钢材和金属材料之中,只有4个种类是通guò哈比在国外弄到的配方,17个是通guò包头研究所和科学家带过来的,剩下171个,都是通guò杨元钊弄到。

  这些科研上面的成本,杨元钊提取的不多,只是提取了总利润的5%作为研发成本计提。还有12%的科研基金,剩下的。全部都交给了特钢,这跟其他的特种钢铁厂。新产品70-80%的研发成本,甚至只有生产达到了相当庞大的批次和种类相比,这太优越了,数倍,甚至是数十倍于普通钢铁的价格,让特钢的利润率保持在一个超高的水准线上,也因为庞大的现金流的反哺,让特钢旗下的研究院,待遇极佳。人员供不应求。

  敲定了这么第一笔订单,特钢的厂长周树泉也紧急的回去,暂时特钢的产品,对外很少,都是针对包头的大型重工业企业,甚至现在,特钢还肩负着的大型起重机和,龙门吊的材料研发工作,船用钢不过是其中一个不算特别大的小项。研发工作和实yàn的生产已经进行了,接下来,就是逐步落实,专门兴建一个生产分厂。这对于拥有庞大资本的包头来说,并不算难。

  得到了刘澍的第一手资料,杨元钊也利用调查局。开始深入的调查江南造船厂,复杂的股东结构。在调查局无孔不入的调查之中,无所遁形。占据最大数量的,就是以北洋和革命党为首的股份,他们两个体系分别拥有%和%的股份,几乎超过了50%,剩下的最大的就是聂家和曾家结合在一起的12%左右,其他的都零散的分布在大大小小的商人手中,可以说,北洋和革命党的这个统一行动,几乎网络了中国大部分家族,特

  请收藏:https://m.yund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