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二十七章 X1货轮_钢铁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4500吨的图纸,特别是皮埃尔设计之中的一些闪光点,另外着手修正其他的系统,争取找出来问题的所在。

  似乎在一点点的研究之中,杨元钊也发现了门道,从之前的经验之中发现,硬生生的把不同战舰的不同部分的,生生的弄到一起,简直是在外玩笑,这样绝对弄不出来一艘合格的货船,这一次80分就是这样来的。

  顺着这个来更改,应该会很难,杨元钊还是继续的做出了更改,不同的是,他没有在80分的基础上这么做,而是选择原始的标准,在30艘最好的船之中,选择了属于德国制zuò的那一艘船。

  没错,德国制zuò的,他们的情况跟杨元钊的一样,在精确吨位控zhì的时候,完全达不到英国人的水平,不过设计和水平不足的时候,就用性能来推动,德国马力数,一直是要比英国大的。

  这跟杨元钊的设计有异曲同工之妙,有了前面一次的经验,这一次,顺lì的更换了动力系统,更强大的动力系统之下,生生的把分数推高到了115分,比之前最少高出了5分,让德国的这一艘万吨货船,从垫底的位置,上升到了中游的位置。

  第一次做出了修改之后,不但没有降低本身的评分分值,反而获得了提升,这样的成果,让杨元钊兴奋无比,他仔细的回味之前做出调整的地方,那些是有帮助的,那些是无效,评分系统精确到小数点之后5位的精确,让他的一些调整,可以清晰的看出轨迹。

  杨元钊跟着感觉,对动力系统进行了微调,稍稍的几次调整之后,小数点不停的变化,最高时候甚至得到了分,这等于说这一艘船,又提升了要给档次。

  这样的简单实yàn是正确的,也从侧面证明了,只要方向找对,有些问题恐怕就不再是问题了,他乘胜追击,开始在德国最出色的水管管制上面,进行了调整,德国的水管管制是比较出色的,可是限于材料,目前还只是钢铁跟橡胶的结合,使用的橡胶还只是最初的产品,这样的材料,在耐热性能上是足够了,密封性和其他的各方面性能,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如果说动力是杨元钊的优势,他是21世纪的发动机工程师,熟知各种各样的发动机,那么材料就是的一体机带来的逆天优势,借助这一体机,材料成为西北最强大的地方之一,西北的材料实yàn室之中,囤积着让世界都震惊的各种各样的材料,有一体机逐步生产出来的材料,也有从后世带来的材料,这些甚至在后世都可以称之为顶级的材料,大部分都封存zài一体机之中,西北使用的,只是稍稍高于这个世界的材料。

  在一体机之中实yàn,不必考虑泄密的问题,杨元钊也不怕蝴蝶的翅膀扇的太厉害了,借

  请收藏:https://m.yund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