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百五十一章 庞大沙盘_钢铁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西北,博览中心后面,一个大型房间之中,被挂上了西部大开发名字,在巨大的房间内一个囊括了西部几个省市的巨型沙盘,摆放在这里,这里会是西部大开发的总指挥部,在西部开发之中的每一点的成绩,都会在这里显示出来,而几根旗帜出现在了沙漠之中,这是第一批,也是最艰苦的一批,大部分都是英国和法国的战俘,前期的差不多有6万多人,后面的加起来会有50多万,他们会在最艰苦的地方,进行最繁重的劳力,承担着沙漠和戈壁的铁路修建任务。

  修路,是一切的根本,却不能产生价值,路的作用在于促进商品流通,让本身没有价值,或者价值极低的东西,变得有价值起来,而后续的计划更多,也更为庞大,这几乎是把西部从现在,贫穷落后的边疆,变成一个真正的交通发达,工农业发达的地区。

  西部本就是资源丰富的地方,对于中国来说,品味较高的矿藏比较少,特别是中原地区,已经被开发的差不多了,在西部却不少,跟修路计划同时立项的,就是大型矿业中心的计划,从宁夏,甘肃,青海和新疆,这些还没有全部开发地区,只是大型的矿产基地就众多,遍布了煤,铁,有色金属,铜,金银等诸多的项目。

  西北拥有了强横的工业生产能力,对于各种原材料的需求度近乎无限,有了这些。就可以生产出更多门类,更多种类的东西,降低成本。

  如果只是把西北看做是一个矿区。根本发挥不出来西北的重要作用,必须多重化的开发,除了矿藏之外,特产,还有地方特色的产业,现在都可以进行了。

  按照农业部给出计划,首先应该进行的。就是棉花的种植,北方气候条件不如南方,可是因为维度较高的。日照时间较长,在温室大棚之中育苗之后,是棉花天然生长的地方,特别是在新疆。那简直是得天独厚的条件。

  从占据了西北开始。生产建设兵团,就在整个西北大规模的进行种植,可是西部的省区太大了,很多地方还没有足够的条件,种植面积,只是在原来的几分之一,现在,有了足够的人手和人力。种植新疆等地的棉花,现在。也可以全面铺开,种植面积会比往年扩张10倍。

  棉花,从最开始,杨元钊在包头的时候,麦棉套种之后,就成为了西北的重要经济作物,从棉衣开始,再到棉布,棉花关系到了老百姓衣食住行之中的衣,现在的中国,伴随着轻工业的发展,已经不同于以前了,大量新鲜事物的出现,特别是印染的发达,色彩已经成为了民众们追求的方向,成衣和各种各样的布匹,丰富了人们生活。

  西北选择了用提高技术水平和机械的效率,从这个方面,减小单件商品的劳动力成本,以达到减少

  请收藏:https://m.yund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