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百零四章 治沙治水_钢铁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的凉州词,完美的诠释了黄河的美景,中国古代的诗词之中,对黄河的描写很多,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起源,历史上留下的文化和传说也很多,大部分关于黄河的描写,多是以浩瀚为主,当然了,有些也提到了黄河的黄色的泥沙,灾害性和可悲的命运。

  从古到今,每隔一段时间,黄河都会爆发水灾,特别是明朝之后灾害开始增多,关键原因就在于,气象和人的活动的关系,黄土高原这边的自然条件被破坏,失去了水土保持的能力的,让黄河携带了大量泥沙,特别是在中下游,泥沙大量的沉积之下,黄河开始成为了悬河的,黄河水灾成为了北方永远的痛,从宋开始,间隔时间越来越短,爆发越来越频繁。

  按照后世的记载,黄河从公元前602年,到1938年,2540年的时间之中,黄河决口泛滥达到了1593次,几乎平均一年多一次决口,至于大规模的改道就有26次,更是一个世纪一次。

  如此泛滥频繁,对于中华民族是一个永远的伤害,从杨元钊抵达西北开始,就特别重视黄河问题,不停的加固堤坝,可却无法根本性的解决黄河问题,大量泥沙是黄河最大的问题,要想一劳永逸的解决黄河问题,水沙同治是关键的。

  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流域面积也是第二,可是就水量上面。甚至连第三都不到。黄河水量水量来说,黄河远远无法跟长江相比。从这个意义上面说,黄河的水道的利用。几乎不用考虑,无法如同长江那样变成黄金水道,黄河整个北方和河套地区,获得水源目前的唯一选择,甚至将来,把贝加尔湖也纳入到范围之中,从贝加尔修建运河,注水到黄河,借助着黄河的天然水道。对整个下游进行补充,这会减少很多的工作,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之下,增加黄河水量,几乎可以补充到整个西北和华北。

  黄河最大的问题就是泥沙的问题,药性治理,必须把泥沙放在最重要的地方,冬季正是苦水季节,部分的黄河河道会结冰。趁着这个时候,对于水道进行开挖,挖掘泥沙,巩固堤坝。甚至治理一系列的支流,在部分重要的支流上面布置拦河水坝,发电利用倒是其次。提灌水量,综合性的治黄治沙。才是正确的选择。

  这些会使用大量的人力,但对于黄河来说。是一个治标不治本,大量开挖之下,会让河道更加的宽敞,在接下来的三到四年之中,除非发生百年一遇的洪水,才会影响到黄河,这就给全面治理黄河留下了时间,西北在决定启动黄河工程之后,就动用了数百万人,对整体项目进行评估,在改造黄河和黄土高原的项目之中,找到最合适的,能够最大限度的消化人

  请收藏:https://m.yund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